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5日 星期二

    “三农教授”黄祖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05日 07版)

        一个出生在大上海的城里人,因上山下乡来到北国边陲农村,原本陌生的“三农”问题开始占据他生命的空间。从此,他开始站在农民的立场思索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33年来,他发表“三农”研究论文200多篇,专(译)著10部,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项。他在国内最早提出“农民市民化”概念和政策主张,最早在“两会”上提出“暂停征收农业税”建议,还在理论和立法层面,推动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条例》。他就是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人称“三农教授”。

    魂牵梦绕北大荒

        1969年6月,一列呼啸的列车,将17岁的黄祖辉从上海送到黑龙江北安县引龙河国营农场良种场。在这里,黄祖辉留下了无数人生的印记:第一次体验食不果腹,第一次感到精疲力尽,第一次觉得前途渺茫,面对一眼看不到头的麦垄,手持镰刀,累得直不起腰的他不得不思考: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出路何在?

        1978年,黄祖辉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习农业经济。在这里,他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入校不久,他就和同学合作在权威刊物《经济研究》发表论文《应重视国营农场的经营管理》。此后,他到浙江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到国外大学进修。当厚重的农村生活积淀与扎实的农经理论相遇,一个农经学家破土而出了。

    学者是社会的良知

        2004年6月某日,记者初识黄祖辉时就见识了他的良知和勇气。这一天,浙江省农业厅召开一个规划论证会,如果按潜规则,这种场合,大家都是会正面肯定,即使提意见和建议,也会委婉表述。而轮到黄祖辉,他却对规划直言批评,与会学者无不面面相觑。论证会组织者跟记者咬耳朵:这家伙真不识相,以后不请他了!

        在黄祖辉看来,学者是社会的良知,不论面对何种强权、利诱都应坚持真理,捍卫正义。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浙江的粮食发展战略是“完全自给”,但黄祖辉认为,浙江应适时调整粮食发展战略,从“完全自给”到“基本自给,大进大出”。重重责难随之而来,黄祖辉被戴上“不重视粮食生产”的帽子受到批评。但20年后,黄祖辉的观点最终被认可,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份。1989年,黄祖辉撰写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研究》,在《经济研究》上刊发。他在国内最早提出进城农业劳动力“市民化”的概念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当时,这些观点和建议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此后,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明确提出,他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共识。2007年,黄祖辉的这一成果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中荣获“突出学术贡献奖”。这份迟来的荣誉,无疑是对他敢于挑战的褒奖。

        黄祖辉不仅敢于挑战陈规,更能敏锐地察觉到社会问题。1992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文。十几年后的今天,正是在黄祖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分析、呼吁、推动下,转型升级终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黄祖辉是睿智的。回首30年的研究生涯,人们惊奇地发现,“三农”领域的许多问题,黄祖辉其实都早已提出独到的分析和判断。

    搭建开放性研究平台

        黄祖辉认为,“三农”研究以前走的是技术经济的路线,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往往是某个具体问题。随着“三农”研究越来越趋向宏观、综合,例如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生产发展、农民转移等相关问题,也涉及到规划、环保、文教、医疗卫生、社保等诸多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只靠一个农经学科是解决不了整体问题的。199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卡特”)为人文社会科学首批重点研究基地。这为黄祖辉搭建开放性研究平台,整合学术资源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有利条件。

        黄祖辉决定“以基地为平台,以‘卡特’为品牌,以项目为纽带,以学术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打破学科间老死不相往来的藩篱,将各路英豪都整合到“卡特”,共同进行课题研究。2004年,黄祖辉主持《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这是浙江大学申请到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后,黄祖辉组成了一个20多人的研究团队,其中包含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农学等诸多学科专家,经过4年多的联合攻关,系统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构想、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出版了《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文丛》达26部之多,该课题以免于鉴定形式结题。此后,大量重大科研项目频频落户“卡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以及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和浙江省重大项目等。2009年,全国62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卡特”一举拿下两个;全国180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卡特”独占三席;三年一度的国际农经学者大会,“卡特”有4篇论文在激烈竞争中入选。经过十多年运作,“卡特”的运行机制日趋成熟,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在“卡特”问世,一大批研究人员在“卡特”茁壮成长,在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评估中,“卡特”连续登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榜首。在此基础上,黄祖辉利用“卡特”的学术影响,开展决策咨询,先后向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供“三农”决策咨询报告、提案40多篇。

        农民日报记者 蒋文龙  本报记者 叶 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