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山区的公路,“九里十三拐”,每一拐落差几十米,让人头晕目眩,感叹这里的生活艰辛。罗甸县董架乡党委书记罗金才却很骄傲:“这儿虽然很苦,山区人民的骨头却像大山一样硬。”
十几年里,党员汪财发领导当地群众,把这里贫瘠的小山村变成了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农来,到农去
(1931—1963)
汪财发的父亲汪友明生于1931年,从小给地主打长工,生活十分穷苦。
1949年,汪友明18岁。一天,他在山上放牛,遇到一支穿着布衣草鞋的队伍。一位浓眉大眼的首长请他带路,并告诉汪友明,他们是解放军第16军,是为解放罗甸贫苦人民而来的。
汪友明听了心里一热,马上请求参加解放军。后来,放牛娃汪友明换上军装,扛起步枪,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他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很快成了优秀的侦察兵,领着解放军肃清了盘踞在罗甸、望谟、册亨等地区的国民党残余部队。
1951年3月23日,罗甸解放。汪友明胸口系着大红花,走在队伍前面,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同一年,解放军第16军奉命离黔北上,参加抗美援朝。
经过艰苦的战争,中国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1958年,汪友明从朝鲜战场凯旋,他谢绝了政府安置,依然回到罗甸务农:“我是农民子弟,没有文化,除了打仗和务农,啥也不会,干嘛要给政府添麻烦?”
经人介绍,汪友明与董架乡一位拖着6个孩子的吴姓女子结为夫妻。为照顾子女,汪友明入赘妻子所在的董架乡东跃村。
东跃村在石山上,又叫岩石村,1963年,汪友明又添了一个儿子,他给儿子起名叫汪财发。
成了全国劳模
(1996—2005)
改革开放后,贵州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看到打工能挣钱,汪财发第一个离开了村子,去了珠三角。
1996年,汪财发打工回家,当他和妻子准备再次动身前往广州时,老村长领着几个村干部来到他家,请求他留下来带领群众一起致富。不久,他被选为东跃村村委会主任。
上任后第一件事,汪财发就是带领群众向山要地,进行“坡改田”。汪财发将家里买猪的钱做路费,带着村里的党员去县里农技局学习抠土造田的方法,并规定从自己做起,每位党员年内必须完成1亩造田任务。春去秋来,汪财发竟然在岩缝里抠出了2亩3分良田,村里的40名党员和村组干部共完成坡改梯田130亩,当年就有了收成。村民一看,不用号召,也纷纷跟着干了起来。两年时间里,全村坡改梯田达600亩,其中400亩为稻田。
捧着金灿灿的稻谷,78岁的布依族老人张发秀感觉自己在做梦:“我在东跃吃了一辈子的苞谷饭,从来不敢想还能吃上白米饭。”
温饱问题解决后,如何让群众富起来?修路!
在坚硬如铁的石山上修一条环村公路,当时的资金预算是140万元,全村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个数的零头。县里给了东跃村10万元,作为买雷管炸药的资金。汪财发给大家鼓劲:“钱是少了点,我们有的是力气,只要肯干,没有修不成的路。”
2000年大年初八,春寒料峭。在东跃村对面的岩山上,汪财发放响了东跃村开山辟路的第一炮。这年7月1日,汪财发在工地党旗前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心齐,泰山移,公路逐渐在崇山峻岭间延伸开来。一年时间,仅花10多万元钱,一条盘山环村公路建成了。
县里汽车开来了,村民们杀猪庆贺。拉达组老组长张显仁哭了:“在东跃生活了一辈子,许多地方连山羊都赶不上去,现在还真通车了!”
路通了,田有了,腰包还得鼓起来。
2001年,在县政府和乡政府的支持下,汪财发组织村民走经济林致富路。后来,又从四川引种花椒树,花椒树让村民人均每年增收了300元。
东跃村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消息乘着布依族高昂的歌声,一直飘到国务院。2005年4月30日,汪财发来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希望,走向世界
(2010—今)
2010年,东跃村来了稀客,几位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到这里考察生态环境。外国朋友说了很多,可乡亲们就是听不懂。这时,有位乡亲叫道:“汪支书的女儿不是在贵州大学读书吗,能听懂洋人的话吧?”
乡党委书记罗金才立马拨通了汪财发女儿汪光彩的电话。汪光彩流畅的翻译,让外国朋友竖起了大拇指:“中国的大学生好样的!”
汪光彩在贵州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汪财发不知道这专业是啥,女儿就说是学架桥修路。父亲一听就乐了,同时又担忧女孩子学这个专业会不会太辛苦。汪光彩爽朗地笑道:“我不怕苦。现在国家搞西部大开发,我学成后就能参加贵州的建设了。”
父亲在女儿心目中地位很高,汪光彩说:“我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共产党员。”现在她上大二,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
汪财发对孩子也充满了希望:“我这一辈子只是带领乡亲们走出大山,走进了城市。希望孩子们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雷 柯 柳 路 周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