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9日 星期三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重走进藏路⑨

    阳光照耀林芝大地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29日   04 版)

        中央媒体采访团川藏线小组离开采访报道了4天的昌都地区,经过15小时的车程,来到素有“西藏小江南”之称的林芝。虽然一路颠簸,团员们稍显疲惫,但一路上的美丽风景依然让我们舍不得闭眼休息。刚一跨过林芝地区地界,车窗外的景象立即变了样,蓝天白云,山顶皑皑白雪,山腰森林茂密,平坦的草原,大家都感叹道:“我们真的还在西藏吗?”

        察隅僜人的50年: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察隅县僜人主要聚居于上、下察隅镇,共355户、1529人。由于人口极少,至今未被认定为民族。僜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无文字,以刻木、结绳记事为主。妇女一般戴一对银质长耳鼓,头戴护颈,颈项挂串珠或银饰,穿筒裙。男子头盘黑帕,戴银耳环。察隅县沙琼村服饰和银饰制作已经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僜人的手抓饭是其特色饮食之一,现正在积极申报“非遗”项目,民俗文化旅游村也在筹建当中。郁郁葱葱的芭蕉林也是高原难得一见的景观。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政府一方面劝说僜人走出山林,并为他们准备了新房;另一方面给他们分配了土地,并长期供应粮食、种子、被子、衣服等生产生活用品。“现在沙琼村的僜人以农牧业为主,半农半牧,家家都会饲养牛、羊、鸡等牲畜和禽类,并学会种植玉米、水稻和各种果树,同时还有一部分僜人成年后会外出打工,现在每户人家平均月收入能达到4000多元。”沙琼村村长阿鲁松告诉记者。

        沙琼村现在全部通电、通路、通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家庭医疗账户建户率达100%,户户通广播、电视。阿鲁松村长回忆起走出山林的情况时说,当初他们住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半山腰上,基本接近于原始社会的生活,但僜人很习惯,同时也很满足。当政府劝他们搬下山时他们还是有些担心,虽说政府分配土地,生活有保障,但是以在山上打猎为生的他们根本不会种地。在政府的极力劝说下,僜人从1971年开始,经过三次搬迁来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沙琼村,一开始很不习惯,之后慢慢尝试着耕种,从开始的刚够自给自足到现在每亩玉米能达2000斤的产量,从最初只能吃到玉米到现在天天吃大米饭都不成问题,僜人就这样一直在沙琼村生活到现在。至今,僜人对毛主席、对共产党都赞不绝口。

        扎西古措民间艺术团:雪域高原的文化惠民工程

        波密县古乡古村有一个扎西古措民间艺术团,在“80后”德吉央宗的组织下成立于2008年10月,团员们都是村里普通的农牧民,年纪最大的已经63岁。艺术团的成员利用晚上时间排练舞蹈,经常深入部队、学校、田间给各族群众表演,还曾赴广州参加过亚运会的四场文化艺术活动,在全国已小有名气。

        德吉央宗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同时也是这个民间艺术团的团长,爱好舞蹈,在学校期间一直参加各种文艺社团,大学毕业后来到古乡古村,看到村里的群众特别爱好唱歌跳舞,就想在村里成立一个民间艺术团,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德吉央宗开始筹备艺术团的各项事宜,群众听到消息踊跃报名。德吉央宗在参加报名的50多人中选出了32人,并亲自编舞,手把手教授舞蹈。“刚开始教的时候有很大难度,很多群众的动作都不符合标准,学好一支舞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德吉央宗告诉记者。

        两年多来,扎西古措民间艺术团编排了20多支富有藏族特色的舞蹈,其中不乏国家级和县级“非遗”舞种。回忆起第一次演出的情景,德吉央宗说:“演出当天,还没有统一的服装,大伙都穿着自己的藏装为村干部和群众表演,演出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此后,村里每年拨款10万元左右为艺术团置办服装等,现在艺术团还经常去村里的穿山甲娱乐俱乐部基地给游客表演舞蹈,每人每次可获得100元的劳务费。舞蹈团成员江措对记者说:“我非常喜欢跳舞,不仅能够满足兴趣,自娱自乐,还能为家庭增收,现在平均每月能够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

        扎西古措民间艺术团办得有声有色,德吉央宗打算扩大艺术团成员的数量,同时发展乐器表演。从古乡古村采访回来,林芝地区陪同人士告诉记者,如今在林芝地区每个县,基本都有了这样的艺术团,而且西藏自治区财政每年都会补贴20万元给每个艺术团。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各族群众的积极参与,为在雪域高原推广文化惠民工程、满足西藏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西藏林芝6月28日电 光明网记者 廖 慧 新京报记者 陈 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