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延安,印象最深的便是这里的窑洞。
那一孔孔窑洞,静静地安坐在半山腰。门前,树影婆娑,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个窑洞门口都钉着一块木牌,上面写明某年某月,毛泽东同志居住于此。不远处,延水在静静地流。
杨家岭的早晨,记者随着踏访的人流走进窑洞。一张旧木床、一条桌案、四壁黄土、一盏油灯,简陋到不能再简陋。很难想象,就是在这里,诞生了一篇篇震撼世界的文章,发出了改变历史的声音。
今年9岁的小义务讲解员刘欣梓领着我们回到那段窑洞岁月:从1937年1月中共中央自保安(今志丹县)迁到延安,毛泽东在延安先后居住过四处窑洞。昏黄的煤油灯下,他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光辉著作。
物质的匮乏并不能消磨共产党人的斗志,反倒能激起最大的热情、最强的理性。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有一面红色的著作墙,由毛泽东在延安所写理论著作的各种版本拼合而成,包括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种外文版本,将毛泽东纵横四溢的才华和犀利的思考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面壁黄土,心忧天下,正是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思想得以发展成熟,不断完善,形成体系。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6篇文章,有112篇在延安时期写就。在杨家岭土黄色的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会议召开,首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也就在这里,也许是全世界最小的指挥所里,凭着一张作战地图、一个烟缸,毛泽东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窑洞恐怕是世界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之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当年的老照片述说着这片热土的青春和繁荣。人们朴实、热情,充满活力;人们战斗、劳动,歌唱生活,比起此前江西瑞金中央苏区的叶坪、井冈山根据地的茨坪,延安十年,中国共产党经济社会的建设能力等又有了进一步提升。
发展工业,改善交通,繁荣市场,兴办学校,设立医院,鼓励文艺创作……一孔孔土窑洞,带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陕甘宁边区。
在杨家岭窑洞前的一方小桌,毛泽东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特朗后来这样写道:“党的负责干部,住在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地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有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华侨领袖陈嘉庚造访延安窑洞后,发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浩叹。
的确如陈嘉庚所预言,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更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而这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和陕北的窑洞切肤相关。
“窑洞就是母亲。陕北窑洞以其特有的宽厚、敦实,接纳包容了这支队伍,同时也用温暖的黄土和小米汤滋养了这支英雄的队伍,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初步结合。”家住渭南市澄城县水莲古村的史俊斌每次来延安,都爱去窑洞转转。在他看来,陕北窑洞和中国革命的结合,充满戏剧性的偶然,更有某种必然。
如今,陕北的窑洞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在柳林镇新茂台村,整修一新的房屋,太阳能路灯,满山坡的绿海——新农村的景象令人称叹。村支部书记高生贵告诉记者,十年前这里还是荒山秃岭,窄窄的山沟里零星散落着几孔烂土窑,里面用几根棍子撑着,不时有土灰掉落。如今,在政府指导下因地制宜,村民们在山的阳面栽种苹果树,山的背面种上松柏和槐树,去年全村53户159口人均纯收入2.3万元。高生贵说,现在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睡着都能笑出来。
窑洞还成了陕北民俗的载体,在红色旅游和民俗旅游中大显身手。安塞腰鼓敲起来,陕北民歌唱起来,“延安过大年”、“万花山牡丹节”、“中国·洛川国际苹果节”、“延川红枣文化节”、“安塞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成了延安响亮的品牌。
在井家湾的窑洞前,几杯酒下肚,头扎羊肚巾的何胜堂抱着跟了他35年的三弦,脚打节板,情不自禁唱起了一段自编的说书:“陕北的人最爽啦,住的窑洞睡的炕,吃的小米喝的汤,穿的皮袄面子光,走走扭扭把酸曲唱……”
(本报特派记者 颜维琦 本报记者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