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8日 星期二

    “只有了解和尊重一个国家的历史与创造,才能奠定友谊的基础”

    ——温家宝总理拜访莎士比亚故居侧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8日 04版)

        斯特拉特福小镇位于英国中部,距离伦敦200多公里,埃文河从她身边静静流过。小镇蜚声世界,这里是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故乡。当地时间26日上午9时30分,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这里拜访莎士比亚故居。

        温家宝总理十分喜爱文学艺术,重视中外文化交流。他曾读过莎士比亚许多作品。莎士比亚故居是他心仪已久的地方。

        莎士比亚故居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小楼,静静地伫立在亨利街的北侧。木质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呈现在眼前。1564年4月,莎士比亚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晚年时光。

        温家宝总理抵达时,英国文化、奥林匹克、媒体与体育大臣亨特,莎士比亚诞生地基金会荣誉会长韦尔斯教授、主任欧文博士早已等候在贵宾入口处。他们迎上前去,热情地欢迎不远万里而来的中国总理。

        走进故居里,一座莎士比亚塑像矗立眼前。一个方桌上摆放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小镇居民写给莎士比亚的信件,中国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它们仿佛述说着莎翁一生充满传奇的经历,以及中国与莎士比亚结缘的历史。

        温家宝俯身认真观看。他感慨地说:“莎士比亚不仅属于英国,也属于世界;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整个历史。他的英名和作品永垂不朽。他永远是我们交流的桥梁。”

        从厨房、餐厅、羊皮手套作坊,到二楼莎士比亚诞生的房间,温家宝一边听讲解一边观看,感受着这位文学大师的成长历程。

        在留言本上,温家宝写道:“给人生带来阳光,给梦想插上翅膀”,表达了对莎士比亚的敬仰和缅怀。

        庭院里,花草繁茂,阳光灿烂,两位英国女演员手拿象征纪念的迷迭香草,投入地演绎着《哈姆雷特》的经典片段。温家宝坐在木椅上专注地欣赏着演出,为他们精湛的表演鼓掌。

        在人们的记忆中,担任总理以来,温家宝每次出访都是快节奏出席各种外交活动,像今天这样参观一位世界文学名人的故居还是头一次。

        在庭院中,温家宝与亨特、韦尔斯、欧文和两位演员坐在一起,交流着感受。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无论是喜剧或是悲剧,都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至真至善至美。从喜剧中,我们不仅得到欢笑,还有沉思和启迪;从悲剧中,不仅感受悲情,还有追求未来的希望。”

        头天晚上,温家宝还读了德国诗人歌德评价莎士比亚的文章。文中的一句话,让他记忆深刻:当我读到他的第一篇作品的时候,我已经觉得我是属于他了。当我读了他的全部作品时,就从一个盲人变成能够看到整个世界的人。

        长期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韦尔斯听后点头表示赞同。他说,莎士比亚的作品,表现了爱情、同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他的作品超越语言、国界,沟通人们之间的心灵。

        温家宝告诉韦尔斯:“人类的沟通,最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在这方面,我们有更多共同语言。在中国,不少莎翁剧作,以京剧、话剧等多种形式上演。上海京剧院改编自《哈姆雷特》的京剧《王子复仇记》,已在德国、法国等国成功演出,并将于今年8月应邀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演出。”

        说到这里,温家宝问道:“许多中国人熟悉英国的文学作品,不知道英国人对中国的文学作品知道多少?”

        韦尔斯思考片刻回答道:“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了解中国文化,但还远远不够。西方世界应该更多了解东方文明。希望有一天,皇家莎士比亚剧院也能上演汤显祖的《牡丹亭》。”

        此时,英国的天空新闻电视台记者要求采访温总理。温家宝对记者说:“我从小就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看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但是直到长大后才真正懂得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作品,不是读一遍,不是读十遍,而是要读一百遍才能读懂。中国人应该了解英国文化,英国人也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从这些作品中,你可以了解我们这个伟大国家苦难的经历,也可以了解她奋斗和壮大的过程。”

        温家宝接着说:“一些政治家可以在谈判桌上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并不一定了解彼此的历史,我决不做这样自以为是的政治家。只有了解和尊重一个国家的历史、人民的创造,才能奠定与这个国家友谊的基础。”

        一个小时的拜访与交流,温家宝感受深刻。临走时,他说:“从故居里,我更加了解了莎士比亚成长的过程,更加了解了文艺复兴这段历史。我会永远记住这个地方,记住这一天。”

        在场的英国人回答道:“我们也会永远记着您的话。”

        亨特感慨地说:“温家宝总理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让我们感到一种责任和挑战,就是要更多了解中国的文化。作为文化大臣,我有责任做到这一点。”

        (新华社英国伯明翰6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赵承、冯坚、郝亚琳 人民日报记者曹鹏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