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4日 星期五

    “赵尔春”是群可爱的兵

    叶文勇 方立华 吴弘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24日   10 版)
    “赵尔春班”老班长们经常回到连队为战士们传经送宝。代宗锋摄

        48年前,海军东海舰队某快艇支队电话班战士赵尔春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赴汤蹈火,英勇献身。国防部追授他“爱民模范”称号,并命名其所在班为“赵尔春班”。如今“赵尔春精神”成为支队一茬茬官兵的红色基因,薪火传承。

        1月3日是赵尔春牺牲日。每年这一天,“赵尔春班”都要举行庄严的入编仪式。新战士只有通过独立值班考核,并完成大家公认的一项爱民服务后,才被授予唯一的“赵尔春传人编号”。

        支队有个坚持了几十年的“铁规矩”:新兵下连队,参加的第一次集体活动是参观赵尔春事迹陈列室,听的第一堂课是赵尔春故事,学唱的第一首歌是《赵尔春之歌》,看的第一场电影是纪录片《赵尔春》……潜移默化里,英雄精神注入血脉、融入灵魂。

        2010年2月23日,“赵尔春班”第28任班长吴金杰患上膀胱癌。领导考虑到他身体,把他调到工作相对轻松的收发室。离开“赵尔春班”那天,吴金杰独自来到荣誉室,面对赵尔春“党叫我向东,我决不向西”的铮铮誓言,无语泪流。“我永远是赵尔春传人!”吴金杰调整好心态,开始努力钻研新的业务。

        2008年9月14日,“森拉克”台风袭击温州,支队官兵踩滩头、顶烈日,背着几十公斤的沙石袋,在海堤上抗击风灾;鞋子跑掉了,赤着脚前进;脚板扎破了,用绷带一缠继续战斗。在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赵尔春班”第26任班长李平国只身跳入管涌,用血肉之躯堵漏。

        在整治当地“温瑞塘河”时,官兵们在齐腰发臭的淤泥中边呕吐边清理河道;驻地血库血源告急时,支队官兵争相捋起袖子、人均无偿献血400毫升;驻地热血青年应征入伍后,支队官兵都去家中认亲,热情地喊入伍青年的父母“干爸、干妈”。 

        2003年仲夏,福利院残疾女孩陈求萍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这一天,“赵尔春班”战士推着她逛女人街、游江心屿。为了让她在轮椅上少受颠簸,战士们抬得满头大汗。离别时,战士们把60元钱留在福利院,署名是赵尔春。此后,战士们每月都从自己的津贴费、夜餐费中挤出60元钱送到福利院。长大后陈求萍四处寻找这个叫“赵尔春”的热心人,后来才知道,原来“赵尔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可爱的兵。

        “人民是水我是鱼”,“我们都是赵尔春”。近年来,支队为各类学校军训学生20多万人次,到院校、企事业单位宣讲100多场次,参加抗洪抢险、扑灭山火、抢修道路塌方20多次,6次被省市评为“双拥模范单位”。

        2006年,支队换装新型导弹快艇。驾驭新装备,支队官兵不等不靠,人人争当“英雄传人”,纷纷上演“士兵突击”。士官齐铮入伍后在导弹艇大队修理所任钳工,又自学车工、电工、电焊等专业技能,成为大队“一专多能”标兵,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一次跨军种联合演练,他一人参与67个战时维修课目,令人刮目相看,后被破格保送进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深造,如今已毕业成为一名军官。雁荡山观通站站长孙波带领官兵学计算机、学英语、学指挥自动化,上百次成功保障上级组织的各种重要演习演练,观通站创下20年雷达判情无重大错漏的佳绩,7次被海军、舰队、基地评为一级观通站。在“赵尔春精神”感召下,支队新装备全部当年列装、当年全训、当年形成战斗力。支队近年圆满完成多项重大军事活动,被评为“从严治军先进单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