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星期四

    革命情怀故园心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05版)
    马德禄的全家福

        晚餐后,87岁的马德禄在女儿的搀扶下走出家门,沿武隆县芙蓉中路散步,不时有人停下来向他问好:“马叔叔,您出来耍啊。” 

        疆场青春   

        (1924—1949)

        1924年,马德禄出生于山西长治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1938年2月,日寇侵占长治城,数千名回汉群众惨遭屠杀,激起长治人民的无比仇恨。当地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回民抗日义勇队。母亲把马德禄领到义勇队负责人黄镇面前:“这娃以后跟着你打鬼子。”就这样,马德禄参加了革命。两年后,义勇队并入八路军,隶属陈赓部队。

        马德禄战斗勇猛,在抗日战争中几次大难不死:一次被追兵用枪榴弹击中,右腿小腿骨被炸断;一次子弹打穿他的下巴擦着喉咙穿过去;还有一次子弹打在他肚子上。

        1941年,16岁的马德禄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时,马德禄兴奋得脸涨得通红,紧握拳头的手臂青筋突出。介绍人崔殿辰看到,便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说:别紧张。

        1946年,马德禄和回族姑娘马宝花结婚。后来,马德禄随刘邓大军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年轻战士和亲人团聚的时刻到了。上千名部队的家属乘船南下与亲人团圆,他们分两批出发。马宝花属于第一批,但因所乘船只破旧,第二批反而超前了。前头的家属队伍不幸遇到流寇伏击,600多人仅有6人幸存。很多战士赶来救自己的亲人,眼睛都打红了,最终还是没能见上亲人最后一面。

        武隆创业

        (1954—1979)

        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建设急需青年干部。马德禄13岁出来革命,跟随党领导的队伍南征北战,十多年没有回过家,现在革命胜利了,他很想回去服侍健在的父母,但考虑到组织需要,他最终揣着5级伤残证,牵着妻子的手,从重庆坐卡车颠簸了一整天,来到了涪陵地区最贫穷的武隆县,担任人武部长。

        武隆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高原,县城四周高山耸入云霄,脚下乌江咆哮而过,城内只有破旧的土矮房,天黑后没有电灯的城里漆黑一片,家家都点墨水瓶做成的煤油灯。

        马德禄每个月要乘船渡江从县城到江北办事。这里水流湍急,渡江非常危险,当地船工形容自己是“端起灵牌吃饭”。每次马德禄过江,马宝花都很紧张,不时跑到江边探望,一直等听到马德禄回家的脚步声,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面对超乎想象的贫穷,很多来武隆的年轻人打了退堂鼓,没多久就返回了城市。马德禄却坚持了下来。1954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之后又陆续有了七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马德禄把对家乡山西长治的思念写在了儿女的名字里:9个孩子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晋”字。

        1973年,长治亲人托人带话,希望马德禄回去。此时武隆对马德禄来说同样离不开了,他含泪先将两个大女儿送回长治,自己带领武隆群众抓生产搞建设。此时,他萌生了一个梦想:在乌江架一座桥,带动两岸经济的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武隆乌江一桥也在欢腾中破土动工了。当时,即将离休的马德禄捐了105元来建设大桥,是武隆干部中捐钱最多的一个。

        四世同堂

        (1979—2011)

        马德禄的子女们相继长大成人了。 

        马晋龙是马家唯一的男孩,从小受到父母和姐姐的疼爱。在父亲的鼓励下,1990年,刚满18岁的马晋龙随部队进驻西藏。西藏条件艰苦,但马德禄认为儿子应该坚持在艰苦的地方。

        八女儿马晋和儿子马晋龙先后退伍复员回到了武隆。马晋在部队入了党,好消息传来时,马德禄痛饮了三杯。2007年,包括武隆喀斯特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武隆县环保局监察队工作的马晋龙更加忙碌了,经常周末也不能回家。马德禄感慨道:“以前,我带领群众开山造田;现在,儿子和群众一起保护山林。农民不种田,守着大山收门票,倒越来越富了。”

        2000年,远在长治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分别从长治电表厂和鞋帽厂退休。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借此契机,二女儿马晋凤和家人办起了肉联厂,专卖牛羊肉。因为价廉物美,肉联厂在当地经营得红红火火。

        两个女儿经常从长治回武隆来看望父亲,马德禄常对富起来的女儿说:喝水不忘挖井人,要记住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生活越过越好。马晋凤将父亲的嘱托牢记在心,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当地举办政治思想宣传,她不仅自己积极参加,还号召全家人一块儿学习。

        2009年,武隆至重庆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马晋龙买了辆车,大姐和二姐从山西回来,他就开车去重庆火车站接她们。

        家里的第三代,个个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五女儿马晋玉和七女儿马晋梅的女儿都考上了重庆大学。马晋玉的闺女蒋梦云现在重庆大学读研究生。马晋梅的女儿付越现在读大三,已是入党积极分子。马德禄常常怀念那些为党的事业牺牲的战友,告诫晚辈,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在老人的9个儿女中,大女儿二女儿最早抱上了孙子,现在老马家已经四世同堂了,马德禄乐得合不拢嘴。

        当晚霞把武隆的街道染成温暖的红色时,马德禄在女儿的搀扶下慢慢往家走,不时地有人向这位敬爱的老党员问好。(本报记者 雷 柯 张国圣 周 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