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晚7点不到,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的露天剧场已人头攒动。8点,天空飘起了细雨,海口市琼剧团开始演出,剧目是《双珠凤》。精美的服装、优雅的唱腔,引得现场观众连声喝彩,3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很多人意犹未尽,又拥到后台和团长陈素珍拉家常。
投身革命建设
(1932—1979)
陈素珍的父亲陈平,1932年生于革命老区海南万宁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在吃不饱的时候,仍挖山薯、采芋头支持革命。8岁时,父亲重病因无钱医治去世。从此,陈平带着弟妹几个和母亲相依为命。
1939年,日本大举入侵海南岛,大肆掠夺当地资源。年仅10岁的陈平被抓去做苦工,经常遭毒打,陈平心里埋下了对压迫者的深深仇恨。赶走日本侵略者后,陈平参加了解放军,母亲十分支持,鼓励陈平的大妹也参加了革命。
1949年新中国成立,陈平先后在海南东区警联连、海南区公安队等单位工作。1953年,“山里娃”陈平主动报名支援山区建设,陈家由此落户乐东黎族自治县。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乐东有4个公社,陈平担任过3个公社的书记。陈平在这里结婚,陈更光、陈佩玲、陈素珍几个孩子先后出生。文革期间,陈更光到武汉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苗族黎族自治州水利部门。
哥哥因病过世留下一个儿子,陈平主动承担起养育小侄子的责任。侄子的户口在农村,跟陈平一家在县里生活很不方便。家人都想让作为县领导的陈平把侄子的户口调过来,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和他张口。后来子女们上学找工作,陈平也从不插手,他鼓励孩子:“凡事都要自力更生。”
结缘琼剧艺术
(1979—1987)
陈素珍从小表现出很好的艺术天赋,读中学时她参加了学校文艺队,后又被乐东文艺宣传队招去当歌舞演员。
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戏剧艺术久旱逢甘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海南省琼剧院和各市县剧团逐渐恢复了建制,海口琼剧团开始招考琼剧演员。对18岁的陈素珍来说,这是一个走出小县城畅游更广袤艺术海洋的绝好机会。报考前,陈素珍心里直打鼓:对琼剧,自己什么都不懂,只是偶尔听别人唱过,能考上吗?
陈素珍用甜美的嗓音打动了评委,顺利地考入海口市琼剧团。
1981年,团里推荐陈素珍到海南艺校进修一年。她格外珍惜这次机会,白天正常上课,下课后跑到其他班学身段动作,夜里又赶回团里参加送戏下乡演出。三个月后,陈素珍成为了琼剧团的主演。不久,她因为主演《刁蛮公主》一炮而红。
父亲陈平说过的“要热爱党,勤勤恳恳地工作”,早已成为陈素珍的人生准则,她一心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知道女儿的志愿,陈平很高兴,耳提面命教她写了入党申请书。1987年,陈素珍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平没有在女儿面前表露自己的高兴,但遇到亲戚朋友,他都会主动说:“女儿是党员了!”
因为表演出类拔萃,琼剧团还是破格提拔陈素珍为国家二级演员,她成为广东省(当时海南隶属广东)最年轻的高级职称获得者。
乡音走向海外
(1987—2011)
海南侨民遍布世界许多国家,琼剧浓郁的乡音乡情是联络海外侨胞的天然纽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海口市琼剧团经常到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演出。
1997年,海口市琼剧团受邀到宝岛台湾演出。当时很多台湾同胞思念故乡,但对大陆的政策和环境心存疑虑。剧团在演出的同时兼做宣传,用现身说法打消台湾同胞的顾虑,很多人在看完剧团的演出后,放心地回大陆故乡探亲。
2002年,陈素珍成为海口市琼剧团的副团长,第二年,又被提拔为团长。
2005年,海口市琼剧团新编的近代琼剧《百年苍翠》入选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2006年9月,海南省提出保持和发展好琼剧,要把海口大致坡琼剧文化镇建设成一个全国品牌,陈素珍深受鼓舞。
2007年,陈素珍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经过上上下下的努力,剧团经营状况转好了,来请戏的农民观众也多了起来。现在剧团每年90%的时间活动在城镇、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
海口市琼剧团不仅在国内飘香,在海外也处处开花。2007年,剧团应邀到美国表演《喜团圆》。陈素珍扮演一个女乞丐,四处乞讨18年只为和丈夫、儿子团圆。当陈素珍表演乞讨时,一个美国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悠悠地上了舞台,拿出钱要给她。陈素珍愣住了,台下老老少少的观众也纷纷涌上舞台要捐钱。“没想到我们的表演让观众都信以为真,完全融入在了故事里。”
2007年,陈素珍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陈素珍敏锐地感到:“文化的春天来了,琼剧的春天来了。”
现在,陈素珍的女儿已从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父亲陈平退休后,和母亲一起搬到了海口。在新家,陈平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毛主席像挂在卧室。
6月13日,陈素珍和剧团代表中国参加法国贝尔福音乐节展现戏剧艺术。演出完毕,演员谢幕,一谢再谢,观众久久不肯离席。看着观众热切的脸庞,黎村、乡亲的邀请、华侨的期盼……往事一幕一幕涌上心头,想着倾注了一生心血的琼剧,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了,还飘香海外,陈素珍的眼眶充满了泪水。(本报记者 陈 旭 魏月蘅 谢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