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大天亮,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我快活笑嘻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一首84年前百姓传唱的欢快歌谣,在熊艳燕原汁原味的方言演绎下,鲜活欲出。记者和一旁的观众听得入神,仿佛置身于当年硝烟仍存、百姓奔走相告的南昌街头。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惊醒了沉沉酣睡的古城,也令整个世界为之一震。两万多名系着红领带、臂扎白毛巾,在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着红十字的起义军士兵,向守城敌军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共产党人就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场石破天惊的战斗,就是在眼前纪念馆所处的建筑——当年热闹非凡的江西大旅社里酝酿的。这一夜枪声,也为中国革命掀开了新的一页——从此,有了一支为人民求解放、谋福利的人民军队。
斑鸠调的南昌民谣《八一起义歌》,熊艳燕已记不清唱了多少遍。1999年,大学财会专业毕业的她选择来馆里担任讲解员,今年已是第12个年头。“真的是爱上了这份工作,爱上了这段历史。”这位江西省唯一一位连续三届获评全省十佳的讲解员,用生动流畅的讲解、亲切迷人的微笑,表达着对这段历史和人物的敬意。
“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真正的英雄。”在复述当年朱德、陈毅于天心圩大会的讲话时,熊艳燕放慢了脚步。
“当革命陷入低潮时,凭着一股执著和信仰,不抛弃,不放弃,南昌起义的火种由此不灭。真正走进这段历史,用心体会从建党、建军、建国到建设、发展的每一步,才理解革命成功来之不易,才明白“八一精神”不是简单的口号。”熊艳燕说。在她的眼中,南昌的城与人,早已与“八一”结下了无法割舍的感情。
漫步在南昌的大街小巷,八一大道、八一广场、八一小学、八一中学、八一礼堂、八一公园,还有不少人给孩子取名“八一”…… 84年前那震撼世界的枪声,犹然在耳。
每天排队领票进馆参观的长龙,让刘茶根兴奋不已。2002年,这位有着24年军旅生涯的江西汉子,从军营来到“军旗升起的地方”,担任纪念馆党支部书记。“没想到一个纪念馆能吸引这么多观众,不少人看的时候激动得落泪。”刘茶根说。
2007年,为了保护江西大旅社旧址,拓展纪念馆陈设,在江西大旅社的老馆旁,建起了一座新陈列馆,今年53岁的刘茶根亲身参与了整个改扩建工程。看到精心打造的新陈列馆受到观众的追捧,刘茶根笑着说,一头黑发忙得变白、变少,也值得了。他告诉记者,每天这里的观众不下6000人次,新馆扩建后的三年间,共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今年以来,已有152万人次到馆参观。
“一杆大枪,一场战斗,一条小道,一首歌谣,一种精神。”刘茶根这样概括纪念馆的陈设。1978年入伍的刘茶根,见证了这“五个一”给南昌,乃至中国带来的巨变。在他看来,南昌这座城市有着两种色彩,一是“八一精神”凝聚的炽热红色,一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绿色生态。而红与绿,又是相辅相成的。
凭借着坚定信念、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八一精神”,南昌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台轮式拖拉机……改革开放、中部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给南昌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1965年,毛泽东在南昌写下这首《七律·洪都》。光阴荏苒,当年的废墟阁石上,1926年毁于北伐战火的滕王高阁已昂然立于赣江之滨。登临远眺,对岸的红谷滩新区大厦林立,利用荒滩兴建的既可防洪又可观景的秋水广场,成了市民休憩的乐园……
这座城市正朝着低碳、生态、高效、宜居的目标发展,在红与绿中寻找着辩证法。(本报特派记者 颜维琦 本报记者 胡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