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20日 星期一

    追寻红色足迹 接受心灵洗礼

    ——《重访纪念地》主创座谈会实录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20日   09 版)
    梁建增
    敬一丹
    张泉灵
    启明
    柴璐
    王端端
    经蓓

        在举国欢庆建党90周年之际,新闻人纷纷行动起来,用镜头、话筒、笔杆挖掘出一段段耐人寻味的红色记忆,记录下一个个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感人瞬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特别制作的系列专题节目《重访纪念地》在众多节目当中脱颖而出,新颖的节目形式、深刻的思想内涵,自6月13日起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以来,广受好评。上海、南昌、井冈山、瑞金、于都、遵义、延安、西柏坡……摄制组足迹踏及19个在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圣地,敬一丹、张泉灵等9位央视主持人作为现场报道记者,以重访纪念地的方式向这些中国革命的历史地标致敬。近日,《重访纪念地》的主创座谈会在京召开,顺着他们的讲述,让我们一同走入这段为了寻觅先驱者足迹而经历的心灵之旅。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

        深度发掘、现场创作的电视版党史札记

        震撼人心、超越时代的红色核心价值观

        建党90周年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开辟了很多栏目和版块,而《重访纪念地》是我们原创设计中体现“红色记忆、红色经典、红土地”三红报道的重点,是一次体现央视视角、实力和品牌效应的重头媒体行动。

        很多人问,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岁月,革命的先行者中很多拥有优越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舍弃这些,冒着杀头危险投身革命洪流中?在革命事业的低谷,他们为什么还能保持那种昂扬的英雄主义?问题的答案与理想、信念有血肉关联,这恰恰是当今中国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朝着这个点去走,我们就发现有很多东西让人震撼。比如记者在井冈山发现一个红军指挥员用英文给他未婚妻写的信,那是一个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山上生活很艰苦,他信中却说他很自由。我们还发现,在早期的革命老区,红军队伍里讲的就是民主、自由和官民平等。在90年后,新闻人到现场,仍然被这些细节深深打动。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党史中具有地标意义的场景回访,寻找这些精神财富,用我们的发掘,找到故事的细节,通过我们自己的感动,去感染电视机前的观众。

        为保证这次报道的品质和影响力,我们做了巨大投入。我们调动了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9个知名栏目主持人,组建了一个全明星阵容,深入纪念地现场领衔发现式报道。他们在老少边穷地区和最基层的群众同吃同住,走访先烈后人和研究者,寻找遗址和文物,阅读大量案头资料,深度介入报道,几乎每个人都在前方奔波了一个多月。这不只是对节目的深度挖掘,对自我也是一次教育和洗涤。从播出效果来看,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策划时为节目设定的诉求。我相信当这个报道完整播出后,观众一定能够像看一部用电视手法写成的党史札记一样,对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命题产生新的感悟,对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的能力产生新的认识,对国家的发展和对民族的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

        《东方时空》栏目主持人张泉灵:

        寻找革命者人生抉择的历史动机

        仰望为国为民不为己的精神高标

        这一路,从井冈山到瑞金,到南昌,我们摸清了那段历史的大致脉络,也发现了很多用现在的逻辑不能解释的事情。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之后,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形势陷入低潮。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这个时候跟着共产党走?尤其像朱德、贺龙,他们当时早已是旧军队中声名显赫、待遇优厚的高级将领,如果跟着蒋介石走,荣华富贵不言而喻,为什么能如此义无反顾?这是我们在节目中花大量时间解答的问题。从拍摄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光用文字资料和史实的再现,也翻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我们发现了贺龙在1937年填的社会关系调查表,在有什么动产的一栏,贺龙的回答是什么都没有了,在有什么社会关系一栏,填的是参加革命之后所有人都不来往了。我们还在报纸上挖掘出八子参军的报道,一家八个儿子全参军了,结果一个都没回来,全牺牲了。后来到南昌,采访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傅修延,他父亲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他总结道,现在要重新回顾那段历史,最重要的是要告诉现在的人,当初那一代去参加革命的时候,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政治、思想或经济目的上的主张,都不足以支撑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战斗下去,唯有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强盛的真挚信念才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国际时讯》栏目主持人柴璐:

        追忆巾帼英雄,悟出人民战争真谛

        关注民间修史,行动传承革命精神

        我做的主要是女性系列,沂蒙红嫂和八女投江。在沂蒙,围剿几乎每天都有,一旦被发现家里藏有伤员,或有军衣之类跟打仗有关的东西,就是满门抄斩。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中却流传着一句话:最后一口粮食要当军粮,最后一块布要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要上战场。沂蒙红嫂王换于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抗战期间,她在家里办了战地托儿所,在地方政权帮助下,先后抚养了干部战士寄养在那儿的86个八路军子弟。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两个儿媳有奶水都紧着他们喂。自家的孩子却由于长期疏于照顾,先后夭折了四个。王换于的儿媳妇张淑贞老人说,自己的孩子死了,哪能不心疼啊?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只有共产党和红军的斗争和牺牲,我们才能有家,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八女投江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但这些巾帼英雄给世人留下的资料却少之又少。多年以来,于春芳、衣晓白这些历史文化工作者为追寻历史的真相,不断努力着。为了给八位女战士画像,他们找来几百张当时女性的照片,让还幸存的抗联战士辨认。因此,在东北不只是抗联战士艰苦斗争的精神感动了我,于春芳、衣晓白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为把抗联精神传承下去,自己掏腰包,跑到偏远的村庄调研整理资料,这种精神也震撼了我的心灵。

        《法治在线》栏目主持人经蓓:

        红岩精神仍在传承光大

        理想信念引领当代发展

        我这次去了渣滓洞,这里因电影《烈火中永生》而为人熟悉。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很多电影中的原型。比如江姐绣红旗的故事,其实发生在白公馆,四个男革命者得知革命胜利的消息,特别激动,就用手边红的床面缝在一起,用草纸剪了五粒星星制作红旗。由于他们没见到过真正的红旗,只能通过想像,把大的星星放在中间,四个小星星放在四角。做好后,他们把旗藏在牢房地板底下,憧憬着带着它冲出监狱,迎接胜利。最后四个人中三个都牺牲了。

        在这里,受到的感动是一波接着一波。一是被历史、被当年的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被在采访时接触到的工作人员所感动,从领导到下面的景区讲解员都是那么热诚,让我感受到一种红岩精神的延续。有一个情景再现的环节,演江姐的大姐已经在那儿工作了20年了,每天介绍这些红色故事,饰演角色,长此以往却依然那么热情洋溢,如果没有点精神的支撑,很难。节目中,我们还约了一些年轻人座谈,讨论能不能理解那种精神?开始,大家都带着一种感动,也有一点困惑。最后,我们达到了一种共识,就是信念对于人来讲太重要了,它是一种力量,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和困难,都能让人坚强起来。

        《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敬一丹:

        海量采访,积累宏大历史中的鲜活细节

        敞开内心,用真实细腻的情感打动观众

        我们走访的这些革命圣地大家都熟悉,关键是对耳熟能详的东西还能不能有新的发现,发现后怎样呈现给大家。比如在江西于都,我们找到一个老红军。其实在老人家里他已经讲了很多,但后来到河边,红军出发的渡口,老人一下子情绪上来了,自言自语似的,滔滔不绝地讲起红军为什么离开中央苏区,为什么从这里出发。亲历者在事件发生地的那份动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当时摄像一口气拍了四分钟没有停,最后我们就用了这段素材。比方说,兴国是个将军县,我们去之前就知道,这是早已定论的,有55个将军。而到实地采访,在拍一个展览馆的时候,我出去透透气,忽然发现将军园里吊车正在吊一个石头基座。我起了好奇心,将军园已经建好了,怎么会出现吊车呢?一打听,原来是发现了第56位将军,这位将军原来说是吉安的,后来查明他是小时候流落到吉安的,原籍是兴国,这一天刚好是将军园里第56位将军的塑像落成。当时我正好要录那天节目的结尾,遇到如此的巧合,于是我们在镜头里一起见证了这个有意义的时刻。其实,主持人需要有感而发。我出发前一个字都没有写,只有经过大量的采访积累,然后在现场,才能说出内心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才能打动观众。

        《24小时》栏目主持人启明:

        圣地巨变,折射革命和建设成果

        远大理想,赋予牺牲独特的光辉

        这次的媒体行动我去了河北西柏坡、上海嘉兴和广东海陆丰,特别希望能踏踏实实、接点地气地告诉观众红色纪念地现在的样子,以及当地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感受。比如在西柏坡,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的红色记忆,更看到了当地因红色旅游致富使生活产生的那种实实在在的变化。我采访了当地一家人,他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儿子在重点学校读书,他觉得很满足,具有强烈的幸福感,这让我觉得特别欣慰。 

        而在广东,我们来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的家。那个时候彭家家庭富裕,他们却不求安逸,为了革命牺牲奉献,彭湃母亲的三个儿子,包括彭湃,两个儿媳妇,一个17岁的侄子,都牺牲了,可以说是满门英烈。可彭湃的孙女指着墙上的烈士证说,当年的农民运动周围有60个村被白匪夷为平地,3万多人连尸骨都找不着,而我们家还有照片挂在这儿,还有烈士证,我已经很满足了。我突然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情绪,给他们家人鞠起躬来。所以,那集节目我们定的名字叫“为了理想”,因为彭家人满门英烈的牺牲,赋予革命理想一种独特的光辉。

        《中国新闻》栏目主持人王端端:

        重访遵义,体会实事求是精神

        面对长征,坚定个人新闻理想

        我去的是贵州,采访的是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的内容。这段历史大家都熟悉,去之前我们也是抱着这样的疑问,那段历史究竟有什么精神传承下来。经过大量采访,我觉得遵义会议最主要的精神内涵就是实事求是。拿张闻天来说,他和博古曾一起留学苏联,是党史上著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也曾经非常积极地拥护博古。但是在亲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惨重损失后,他认识到必须调整战略,转而支持毛泽东,确保了遵义会议上毛泽东重返中央领导集体。就是因为他不论亲疏、没有私心,只站在真理的一边。

        节目中,我们还尽量还原一些细节,有的很感人,有些很有趣味。比如在长征中突破湘江防线之后,中央红军兵力锐减,8万多人只剩3万。但各地穷苦大众一旦认识到红军是为自己打仗的军队,立刻就踊跃参军,光在遵义,红军就扩编5000人。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一种向心力,把群众都吸引来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党顽强的生命力。比如我们遇到一个老红军,我问他打仗时真敢往上冲吗,你不怕吗?他坦诚地说,开始怕,后来看到那么多战友前赴后继,也就视死如归了。比如我们发现,遵义会议参会人员都没有排序,随便坐的。会议的寻址是根据杨尚昆、陈云、周恩来、邓颖超他们的回忆找到的。总而言之,这次采访中,我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加坚定要循着我们的新闻理想坚持走下去,要耐得住艰苦与寂寞。(本报记者 李 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