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9日 星期日

    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

    打造“精品” 展示中国文化底蕴

    ——澳星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姜兆庆谈中国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19日   08 版)

        近年来,中国文化团体到国外访问和进行商业演出越来越多。其效果如何,有什么不足,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一方面扩大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加强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在澳洲长期从事推介中国文化的澳星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姜兆庆先生。

        姜先生说,多年来,他先后经手的大小演出数百场,既有中央级的,也有地方的;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有成人团体的,也有少儿或老年人的。这些演出从总体上讲是好的,促进了澳当地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特别是加强了当地华人华侨对祖国的认同,其意义是明确的,贡献也很大。

        但是,要讲到这些演出的经济效益,姜先生说,成功的案例则并不多。主要的原因是在操作、包装、推销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在以前,国内组团来演出,大多是由老一辈的华侨们,凭着一颗爱国心和传扬中华文化的古道热肠来操作。他们在这方面的精神和贡献值得肯定,但他们并不是专业的人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权威诠释。如今,虽然有一批较专业的华人文化中介接了下来,但经济实力上的不足则使他们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像国外艺术团体那样进行包装、推销等方面的大量投入。

        姜先生说,除此之外,国内文化团体的演出对当地主流社会的影响也存在明显不足。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贴近力不够。许多艺术团体注意了自身的包装,但并没有注意到如何适合当地的主流社会的需要,与受众,与主流社会的沟通不足。这还包括主持人的语言、调节场面的能力、对节目的介绍方法等等许多方面。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好的节目,如果缺乏适当的介绍,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就根本无法理解,现场气氛也就会陷入冷淡。许多演出中,常常是敲锣打鼓的时候气氛更热烈。

        尽管如此,姜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是大有可为的,这一方面在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升。姜先生认为,为加快和提高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特别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做好“三贴近”,即“贴近人家的生活习惯,贴近人家的文化习惯,贴近人家的风俗习惯”,才容易使受众理解和接受。

        第二,要扶植海外华人文化企业,使他们成为海外传承中华文化的桥梁。这在于他们具有了解当地的优势,又具有对中国文化一定诠释的能力,较之华人社团更具专业性和稳定性。

        第三,要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海外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支持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如日本企业对相扑的大力支持,就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参考的例子。韩国企业在海外推介韩国文化方面也不亚于日本。企业不能只是为了挣钱,要有社会责任;在海外的企业,也要对当地社会有所回馈,而支持本国文化的传播是其中之一。

        第四,要有集中精力打长期战的意识。国内许多艺术团体到澳洲后,往往是这儿演一场,那儿演一出,如撒胡椒面,不能形成较集中的冲击效应,能看到演出的也往往局限于某个阶层或某个圈子。从西方的成功经验看,要使一个团体的演出在一个地方取得较好效果,时间和强度是必要的。姜先生说,当他们第二次邀请“千手观音”到澳巡演时,他们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当时的演出跨越了澳洲的多个城市,结果是大家都弄得很疲惫,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经济上还亏损了80多万澳元。

        第五,要有品牌意识。一个成功的品牌的价值及其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商品如此,文化产业也如此。“走出去”战略要紧紧围绕品牌做文章,选定主题要坚持不懈,要有韧劲,从组团上就要着眼于高标准、高水平,不为“创新”而轻易改变。中国文化底蕴很厚,要创造出精品并不难。

        (本报堪培拉6月18日电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