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6日 星期四

    面对周总理的雕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6日 05版)

        开栏的话  为迎接建党90周年,各地基层党支部纷纷开展各种独具特色的活动。本报特开辟“党支部活动日”栏目,充分反映基层党组织在永葆先进性、创先争优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6月7日,江苏淮安天空雾蒙蒙的,不时飘着细雨。在周恩来纪念馆内,江苏省司法厅机关党支部60多名党员干部面对周总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神情庄重地朗诵着入党誓词,声音铿锵有力。

        雕像中的周恩来面带微笑,目光炯炯有神。这时,和煦的阳光从纪念厅的顶棚玻璃漫射下来,照在雕像上,总理那张英俊的脸愈发亲切。

        “在来的路上,我的耳边一直是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脑海里也在不断闪现着当时课本里少年周恩来站着回答先生问题的黑白插图,现在与总理如此近距离,很激动。”年轻党员刘有才对记者说。

        进入“西花厅”,分别参观完总理的活动室、办公室、后厅会议室、卧室和邓颖超的办公室、卧室,支部的所有人员集体沉默了。或许是谁都没想到,泱泱大国的总理是在如此简陋的地方工作生活吧!

        突然,人群中有人发出质疑,“这就是周总理会见外宾、举行重大国务活动时的地方么?”“是的,这就是开国总理工作和生活了26年的地方。”讲解员肯定地说,引来了人们对总理更深切的敬佩。

        这时,床脚垫的一块木块引起了大伙儿的注意。“好好的床为什么要垫木块呢?”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回答解开了人们心头的疙瘩。“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床是普通的木板床,且都是南北方向,南高北低,总理夫妇都有心脏病,一位医生建议他们睡觉顺地球磁场,且头高脚低对身体有好处,就在南头床脚垫了一块木块。”

        “总理的一生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鞠躬尽瘁的一生,他少年时期立下的远大志向,南昌起义后的戎马倥偬,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殚精竭虑,邢台地震后的亲赴灾区,视察延安时群众举起的酒杯,让我们这些生活在今天的共产党员受到了莫大的鞭策。”老党员、江苏司法厅副厅长周红养擦了擦眼角的泪,感慨地说。

        在回南京的路上,党支部的几十位党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今天小康路上的幸福生活,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办奥运会,开世博会,靠的不就是如总理一样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么?总理的精神就是一面迎风招展的红色党旗,引领着我们向前去。”厅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刘贤东激动地说。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