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4日 星期二

    评论之声,你要振聋发聩!

    ——电视艺术批评的当下思考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14日   09 版)

        “眼球就是效益,热点就是收视率。”这样的观点充斥着荧屏,也使不少电视节目陷入了抄袭、喧闹、审丑的迷途之中。一种类型的电视剧或综艺节目火了,一堆效仿者就蜂拥而上,缺乏创新意识的“克隆”已成为电视艺术的致命伤。电视艺术批评应该担当怎样的责任,是千方百计追逐热点,制造“眼球效应”,还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弘扬者?

        近日在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与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研讨会:电视文艺批评的当下思考”上,学界专家对电视文艺批评的现状反思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互动探讨。

        “艺术批评与市场功利就像电视产业的两翼,现在的情况正好说明中国电视艺术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失语了”

        “超级女声”一火,立马就出现“快乐男声”、“我型我秀”等类似的选秀节目。一个“非诚勿扰”赢得高收视率,就有诸如“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等相亲节目紧随其后。为什么像山东卫视《天下父母》这样以弘扬中华传统“孝道与亲情”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历经七载却依然茕茕孑立,只此一家?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当下电视艺术生态环境里出现的不良倾向。 

        “电视艺术作为中国最大众的艺术,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把电视艺术搞好了,营造出一种深刻而不肤浅、幽默而不油滑、沉稳而不浮躁的文化氛围,这就是文化软实力。反过来讲,大量庸俗、没有品位的节目进入电视文艺领域,就会污染受众心理,对整个国家的文化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仲呈祥说,艺术批评与市场功利就像电视产业的两翼,现在的情况正好说明中国电视艺术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失语了。光靠市场的牵引,显然会偏离正确的航道。

        “同一部作品张三说好、李四说差,评论者们缺乏在价值判断上的公约数”

        “现在我们批评的空间大了,平台多了,从事文艺批评工作的人也不少,但为什么批评的有效性却越来越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俞虹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振聋发聩的批评佳作屈指可数,“交口称赞”的酬庸之作却充斥媒介,如此“批评”不但无法对艺术创作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反而会纵容更多作品的荒腔走板,甚至走向堕落。

        “现在的电视文艺批评有点让人迷惑,同一部作品张三说好、李四说差。这是由于评论者们缺乏在价值判断上的公约数,而更多是来自个人的主观价值,甚至是个人利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说,过去为什么会出现一批很好的文艺作品和文艺评论家,是因为他们有一套共享的价值标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如何打造一种健康、向上、有效的评价系统,这是电视文艺批评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能把收视率简单地等同于社会效果,很多热播节目收视率很高,但看完了观众只是谩骂”

        “收视率的标准绝不能丢,但也不能把收视率简单地等同于社会效果,变成压在电视文艺身上的‘十字架’。”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说,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是双重的。一是观众看后精神境界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是满足了健康的精神需求还是低俗的生理需求?二是行动,看后是否对观众人生有了更积极的追求。“这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社会效益,很多热播节目收视率很高,但看完了观众只是谩骂,这能不能算作是一个好的社会效果,我觉得非常值得讨论。”

        尹鸿则认为,现在电视行业的评价体系还过于单一。收视率只能说明关注的用户群多少,却无法显示用户对作品持什么态度。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对电视节目进行了欣赏指数的调查,这实际上是对收视率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引导电视艺术评价体系向着一个更有品质的方向发展。

        “现在正是学科建设飞跃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培养一批懂艺术、懂电视、懂哲学的新型电视艺术批评家”

        “目前,大多数做电视文艺批评的评论者还缺少一定专业的艺术素养。”尹鸿说,已经成长起来的这批艺术评论家基本上都是文学出身,关于电视方面的理论和经验都来自于后天的学习,缺乏艺术素养的综合训练。而新媒介环境和教育环境使艺术批评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人都可以成为批评家,把评论传播给广大受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众艺术素养的提高,才是中国电视文艺批评提高真正的光明之日。”

        李准则指出:“电视文艺批评的问题应该从根上抓起。虽然艺术批评不直接等同于艺术学,但批评需要理论力量的支撑,而这力量主要的来源就是艺术学。”因此,他建议下大工夫加强对电视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已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升格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使其与原有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12个门类并列。“现在正是学科建设飞跃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培养一批懂艺术、懂电视、懂哲学的新型电视艺术批评家。”阎晶明则说,电视文艺批评不仅需要电视艺术学,还应该把创作、生产、播出等每个环节的长度、难度、广度等因素都考虑进来,这才能建立起更加成熟、更加专业的队伍。

        “电视文艺批评必须尽快适应当下媒介环境的变化”

        “其实现在的电视文艺批评中也有思想深刻、分析入理的佳作,却很难引起大众的普遍关注,更别说对创作产生有效影响了。”尹鸿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文艺批评渠道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往文艺批评大多发布在报刊杂志或电视上,如今博客、BBS等网络媒介为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交流空间。“很多创作者习惯在微博上看批评,并以此为诫,调整自己的创作。电视文艺批评必须尽快适应当下媒介环境的变化。”

        “在批评家努力适应新环境的同时,媒介也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俞虹指出,为什么《非诚勿扰》女嘉宾马诺一句“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一下子成为整个社会人尽皆知的名言。“这就是信息传播的巨大功能。媒体应该少关注一些没有营养的雷人雷语,用更多力量挖掘健康有益的文艺批评,通过二次传播、多次传播,把这个声音放大,进而对电视文艺、甚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本报记者 李 蕾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