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3日 星期一

    哦,学习是能倒着来的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3日 16版)
    (资料图片)

        一提起“科研成果”,总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它如何在中小学生学习中落地生根?成果如何转化为学生们适宜的课程资源,如何寻找结合点?这么大的跨度,又怎样去穿越,破解转化难题?“雏鹰计划”在依靠科教合作、利用科技资源、创新育人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探索。

          放手,让学生走近前沿科技

        “学校食堂门前的那一棵雪松为什么病了?”

        “在它对面也有棵雪松,过去它们长得一样好,为什么现在不一样了?”

        学生的提问,让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的梁爽老师也无法回答,因为影响一棵植物生长的因素太多了。

        结果尽管是未知的,但她还是决定尝试一下。他们正在参与“雏鹰计划”,这是一个带领学生研究植物与土壤关系的好时机。

        其实,对“植物与土壤”关系的研究已经穿越了一所学校的围墙,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廖晓勇博士及特级教师王能智等专家的指导下,以石景山区区域联盟的形式积极探索资源转化的有效形式,并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都取得初步成效。

        “雏鹰计划”改变了教师观念。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大致的科学探究“线路图”,也就是倒着开始,而不是企图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经历基于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去完成一定程度的知识建构。

        自2009年实施两年来,“雏鹰计划”已经开发了10项科技成果资源。包括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健康、昆虫资源调查与利用、国花与市花、发热与传染病预防、城市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降解塑料与可持续发展、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新型低谷电蓄能供暖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雏鹰计划”的教师们和学生们一样,也经历着不断尝试、不断体验甚至“试错”的探究历程。

        季君晖(中国科研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们也非常关注中小学生教育,也经常质疑现在基础教育的弊端;作为科技人员,我们经常非议现在中小学生不能接触当代科技,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与时俱进。但是我们从没想到过我们的科研,我们的成果可以作为教育资源来解决我们的质疑。是雏鹰计划,让我们的成果能够成为中小学生的学习资源;是雏鹰计划,让我们的科技成果有了新的用途,新的功能,新的延伸。看到自己的成果有了新的效益,是科研人员最大的欣慰。

        真实的研究是创新的土壤

        “您在使用吸尘器时,是否有过打喷嚏的现象?”

        在“雏鹰计划”“科技资源转化为创新教育课程——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子项目现场研讨会上,北京五中分校初二(11)刘旺予问大家。

        “我和同学们都有过。”

        带着问题,他们走进了清华大学建筑环境研究所等一些科研院所,向专家请教。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得出:吸尘器只能吸收直径在10微米以上的尘埃,而10微米以下的尘埃无法被吸尘器吸入,悬浮在空气中,从而造成二次污染。他们进行的研究就是将紫外光管添加入普通吸尘器入气口,在吸尘器工作的同时,由紫外光管放出的紫外光,将污染物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避免使用吸尘器时的二次污染。

        依托首都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雏鹰计划”构建了包括指导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三支队伍组成的工作团队,将科技资源转化为创新教育课程。这些科技资源转化项目基于高校的科研成果,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热点,有效地拓展了课程教材内容,探索出了解决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学习方式缺乏体验的有效途径。

        张寅平(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

        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资源对社会科普服务和青少年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还不够。教育链条成了长江水,上游也就是中小学对下游大学和研究所贡献很大,但反过来,下游对上游影响还不够。实际上中小学和科研单位应互为上下游,应加强交流,加强互动。

        从生活和实践中发现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很不够,这些问题在未来更高层次的科学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却会成为瓶颈性缺陷。我们不能造就一批长于考试却短于创新的青少年。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4月19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结题验收会举行。

        看到一撂撂规范有序的研究成果,专家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蓉教授欣喜不已,“这种探索,非常值得。”

        他们在专家组论证意见里写到:项目组通过研究,确立了遴选成果、衔接课程、设计方案、设计项目和开发资源等工作程序,建立了科技资源转化为教育创新能力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课题在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深化了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开辟了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

        实践之后,人们更关注:来自“雏鹰计划”的经验能否进入中小学的课本和课程,来更新我们学校的科技教育专项教师培训?已有的探索能否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普遍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如何跟进?

        罗洁(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院长)

        以学定教,以教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素质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在于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加大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教育的包容性增长,允许不同的教育观点、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来研究和探索。我们首先要给学生、教师、学校创造一个很好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加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体验式的、感悟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动力是我们教育中最关键的问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