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0日 星期五

    一部有追求的杭州电影

    赵健雄 《 光明日报 》( 2011年06月10日   14 版)

        《岁岁清明》用杭州方言对白,写的是发生在杭州的故事,演员都是杭州人,反映的是“杭铁头”精神,被称为有史以来第一部杭州电影。故事反映了上世纪中叶仿佛静止的时空中传统江南茶乡简单的人际关系、包括男女关系:女帮工对少东家暗埋情愫,但是少东家另有所爱。虽然按鲁迅先生的说法“贾府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事实上不同身份与地位的人仍有和谐相处的可能,在片中朴素的人情中,不同阶层的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这种平静被打破了。影片接近尾声时,日本侵略者来了,看似文静、与世无争的男女主人公被激发起强烈的民族精神,乃至合乎逻辑地成为抗日英雄。自上世纪初以来,更多被非难的传统文化,在片中得到新的阐释。像一直遭垢病的纳妾现象,就展现出其不乏美好的一面,当事人彼此宽容与谅解,于己无私,而只是为对方着想。几十年来,很少有人这样来观察与谈论相关现象和问题。而对传统文化简单粗暴的批判与否定后,新文化并未如愿产生与牢固地建立起来,这么一个过程中,人的精神却在许多方面都被败坏了。影片里那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今天已很难见到。这是部久违的艺术片:并非为了挣钱拍出来的电影。它对金钱至上的匡正,呈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拍电影就为了拍部好片子,写书就为了出本好书,这本来天经地义,现在居然成为另类。在眼下的社会生态中,导演肖风与编剧程晓玲的坚持让人非常感动。很多观众习惯了看美国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制作,市场化方式操作发行,凭借着高科技手段,活色生香,夺人心魄。形成那样的看片习惯后,面对一部慢节奏的文艺片,恐怕有人根本静不下心来,而这部电影的功效正在于让人安静。其实商业片也要靠真实与真情来动人。一些中国的商业片为什么做不到?很多创作者不愿直面历史的真实、人性的真实。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物质丰富后对精神的需求,让人们更加渴望真、善、美。《岁岁清明》用了一种非常绝对的方式:角色选定,摄影风格,故事设置无不把求真求善放在首位。当美与真及善可能产生冲突时,宁可摒弃会让人感觉虚假的美。此中透露出来对人性的信赖,与一些走红大导演近年来的走向颇为不同,该片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其实对人性阴暗面的揭露并不错,但眼下中国电影无疑更需要人性的修复和建设。有人借《岁岁清明》上映提出把中国电影分为南派北派,认为此片应为南派代表作之一,这或许多少有些牵强,却自有其道理。而南方并非仅仅细腻、温婉与内向,而是外柔内刚中的执著和坚定。(作者系诗人、评论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