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再现不诚信的社会现象、执行守望功能时,要做到理智对待,真实再现,不要讳莫如深;要深刻批判,不要机械再现。由于诚信缺失的现象往往“后果消极”,大众传媒容易走入对之进行传播限制和封锁的误区,这本身就是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一个表现。
在今天,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是我们应予以充分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这其中,大众传媒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加快诚信文化的建设,媒体应更富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要加强自身的守望功能。
传播学学者曾经总结出大众传播的诸多功能,其一便是监视环境,守望社会。媒体只有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变化着的信息及时通告给大众,才能保证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具体说来,媒体要加强守望功能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合理进行议程设置,为诚信文化正名。大众传媒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即大众传媒对某种内容的报道力度同大众对于此种内容重要性的认识成正比。媒体只有加大对诚信文化的再现力度,合理进行议程设置,才能在大众脑海中形成对诚信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第二,大力弘扬诚信精神,为诚信建设指明方向。大众传媒还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即经由大众传媒传递的内容,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代表着我们优秀民族精神、闪耀着诚信精神之光的人和事,经由大众媒体宣传和报道后,将会引导诚信建设走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其中涉及的当事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会因为大众传媒的传播产生一种“正统化”的传播效果,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自身诚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
第三,理智对待诚信缺失,合理引导舆论批评。媒体在再现不诚信的社会现象、执行守望功能时,要做到理智对待,真实再现,不要讳莫如深;要深刻批判,不要机械再现。由于诚信缺失的现象往往“后果消极”,大众传媒容易走入对之进行传播限制和封锁的误区,这本身就是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一个表现。
对于不诚信的社会现象,关键在于怎样再现,但媒体也不能走入机械再现的误区。机械再现指的是大众传媒在再现诚信缺失的现象时,仅仅满足于履行告知的义务,即满足于把诚信缺失的现象简单再现给大众,而忽略了营造舆论进行批评的力量。大众媒介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媒体如果忽略了舆论批评的作用,将极易导致传播效果异化,即实际传播效果与传播主体的意图相偏离甚至背离的现象。
比如某电视台曾播出这样一条法制新闻:有一对夫妇买了一套农家住宅,并签订了购房协议。事后,原房主得知原来的房子要被征用修路可以得到更高的补偿款,于是单方面撕毁协议。最后双方纠纷难以协调诉诸法院,法院以农民宅基地不能卖给城镇居民为由,判房屋买卖协议无效。当然,我国法律不允许买卖农民宅基地是事实,但是,在这段新闻视频中,媒体运用特写镜头等种种视听手段让观众们对原房主不守信用、出尔反尔的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却没有利用新闻批评的力量引导舆论对此种缺乏诚信的行为进行适度批评。一般说来,受众在接受信息传播时,会对传播媒体持有一种能满足其需要的希望和要求的心理现象,如果这种心理得到了满足,就会取得积极的传播效果;反之就会造成传播效果异化。在这条法制新闻的播出过程中,观众们充分了解到了原房主不讲信用的事实后,就会下意识地期待在节目中看到媒体对原房主的批评,这种期望心理落空后就会产生异化的传播效果:是否讲诚信是个小事,不值一提。
在影视剧等允许虚构的艺术形式在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时,我们更要注意大力加强媒体的守望功能。同新闻信息相比,这些艺术形式追求的是艺术真实,同生活真实似乎距离更为遥远,因此,媒体人往往忽略传播它们应担负起的社会责任。而实际上,在这其中诚信文化的缺失将会在大众中造成较为恶劣的传播效果,比如目前有些影视作品在对诚信缺失的社会现象进行拟态构建时,往往遵从自然主义而不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即他们满足甚至热衷于机械再现种种诚信缺失现象,认为这是自己敢于直面人生的表现,而不对其采取批判的态度和眼光。最为典型的例子如小品《不差钱》,整部小品的情节线索就是架构在一个诚信缺失的情节点上:一个饭店服务员因为一点小费私底下和客人达成协议,要在这个客人宴请宾客时表演双簧,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笑果”。这部作品之所以会引起观众们“不差钱、差道德”的议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机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不诚信、拉关系等现象,而没有给予足够的批判力度。如果媒体长此以往,观众们对诚信缺失现象的存在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就会使这些现象更加普遍和流行。这无疑对于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十分不利。
还有些影视剧在对正面人物进行刻画时,把其性格中的不诚信的细节刻画得尤为出色,结果就容易造成观众自身道德标准、是非标准、价值观的混乱。曾经热播的电视剧《潜伏》引发了追捧职场厚黑学热,不少观众们对剧中错综复杂的上下级关系、笑里藏刀的权谋争斗感触颇深,尤其是余则成的虚与委蛇在观众眼中变成了机敏、睿智的代名词,却忽视了余则成所作所为敌我关系的大背景。这种被误读的传播效果应该怎样避免?这需要将来创作类似题材艺术作品的媒体人动脑筋解决。
为了顺利进行诚信建设,媒体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力加强守望功能已经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
感谢大家参与和讨论 征稿邮箱ourpoint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