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芦咏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吕文清(北京市海淀区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
主 持 人:殷 泓(光明日报记者)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前往幼儿园、小学,与少年儿童一起欢度儿童节。
“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十堰柳林幼儿园“笑脸墙”上写下的8个大字,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的关心和爱护,而且更表达了所有人对祖国花朵们成长的衷心期盼。
如何让少年儿童拥有一个更幸福、更快乐的童年?怎样才能使少年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同时舞动健康和快乐的翅膀?家庭、学校和社会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什么?今天本报特别邀请三位专家,就相关话题进行探讨。
家庭教育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心灵陪伴
【关键词】:亲情、习惯培养
背景:儿童期是心理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早,如父母的品德或行为不良、教养方式不当等,对儿童的性格发育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故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及身心健康极为重要。
记者:眼下,很多家长习惯性地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才艺班、补习班,这样用钱买来的成长,会不会正在扼杀亲情,乃至压抑孩子的情感生活,进而造成其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另外,父母及家庭成员应当如何让孩子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饮食习惯?
芦咏莉:孩子的成长分为两部分,认知发展的同时,非认知部分的社会化发展也在同步进行。在儿童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对世界的信任、自身的安全感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调控以适应外界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这些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教导。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很多社会化发展的问题,都随时随地发生在孩子与人交往、对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很多都是细微且即时的;如果家长能适时敏锐觉察并给予适当引导,无疑将使孩子获得健康发展。所以,我认为,孩子的成长是需要陪伴的,需要家长做心灵上陪伴的。
李文道:父母是孩子习惯养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榜样。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要尽量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二是好习惯用加法,坏习惯用减法。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逐渐递加的过程,坏习惯的消除是一个递减的过程,孩子的点滴进步都需要父母及时发现与鼓励。三是小步子循序渐进。有研究显示,21天时间的坚持能让一个习惯初步养成,3个月的坚持能让一个习惯稳固下来,因此欲速则不达,不能指望多快好省。四是奖励的目的是为了不奖励。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孩子的习惯行为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需要父母的支持与鼓励,甚至是一些物质的奖励,但这种奖励不能成为孩子表现某种行为习惯的前提和条件,当习惯稳固下来达到主动程度以后,奖励要适时地退出。
学校教育
——贵在潜能激发和方法训育
【关键词】:减负、传授知识
背景:最近,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的一句话“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引起社会广泛争议。有人认为,睡不好觉、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确是现在中小学生面临的两大问题。这两大基础问题不解决,何谈让学生快乐学习?学生身心不健康,即使有创新能力,也可能做不成功事情,甚至可能做坏事。中小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打好基础。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让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全部。教育还要让学生懂知识、懂礼仪,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
记者: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和阶段。但是,孩子学习负担重是所有人的共识。要想健康成长就必须减负吗?一味地强调减负,又如何保证教育质量?能否实现既快乐,又能充分学习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芦咏莉:负担,可以从客观、主观两个角度来进行理解。大家都有经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苦再累也不觉得;但做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事情,则容易倦怠、烦躁。所以,在保证合理量的前提下,要关注的是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如何让孩子获得学业成就感的问题。
吕文清:学校作为教育专门机构,一是要发现、保护、激发学生潜能,指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二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逻辑,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三是给学生搭建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孩子们在交往分享中快乐成长。
李文道:减负存在巨大陷阱。一切负担,根源于不喜欢和没兴趣。有增有减,变革方式才是根本之策。增要增兴趣,增实践,增途径,增方法;减要减压制、减题量、减机械。当孩子有更多实践机会,得以拓展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建构知识逻辑框架,提高思想深度时,学生幸福了,有感觉了,收获更多了。
社会环境
——关注孩子,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
【关键词】:价值观、实践
背景:当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离健康快乐成长的期望越来越远的时候,矛头总是指向家长和学校,却往往忽略了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想让少年儿童既健康又快乐地成长,除了家庭、学校外,社会也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记者:少年儿童并不是成长在真空的环境里,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东西不分好坏都可能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价值观。应当如何为少年儿童的健康和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吕文清:我认为,一方面要净化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和生活力。海淀区这几年开展社会大课堂工作,120家区域内的大学、科研院所等向中小学生开放,开发系列课外体验学习课程,逐步引领社会各界关注教育。利用社会资源,海淀社会大课堂推出了“求索万里行”教育计划和学生体验学习共同体联盟,许多孩子有机会在专家带领下开展探究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发现、增智、感悟,参与的学生有明显触动。
芦咏莉:对于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应当直面,不必回避。不过,直面时我们应当注意用孩子们能懂的语言、事例进行说明,或设计成引发孩子们思考的辩论话题。父母的引导,教师的教育,尤其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班队会、心理课等都是非常好的载体。此外,社会应当多提供夏令营、演习基地等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要欢迎学生团体和学生个人的参观、学习,尤其是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为教育打开绿色通道。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关注孩子,就是关注了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