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309 王西平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31日   22 版)

        王西平,男,汉族,1965年9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信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西平原是一名下岗职工,2000年开始自主创业,把公司名称定为“信达”,寓意诚信经营创大业。十年来,他始终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把遵规守纪、一丝不苟、一诺千金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带领公司由5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注册资金518万元、员工135人的综合性民营企业。

        创业之初,为了能够及时按期还贷,王西平每次不敢多借多贷,只能采取少借一点、按时归还、多借几次的办法,这样虽然多费了些事、多跑了些路,但公司严格履行合同的做法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公司成立至今,借款合同履约率100%。

        2003年公司起步,当时资金十分紧张。耀州区绿想集团到公司印刷1万余元的产品宣传彩页,要货很急,王西平立即组织人员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当如期完成任务交货时,绿想集团业务人员却发现由于自己大意,误将“干红”写成了“干白”。看着印制好的一大堆成品,业务员手足无措。为了不延误绿想集团的生产,他当即决定返工重印,并免收二次印刷费1万余元,让绿想集团的业务员感激不已。

        2008年,铜川市创建卫生城市,由于信达公司信誉好、服务优,创卫工作所需的各种印刷材料都找信达公司来承印。为了对得起对方一句“这些活交给你们做,我们很放心”的话,王西平把被褥搬到办公室,连续两个多星期,每天坚守在工作第一线,加班加点,平均每天休息不到6小时。巨大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导致耳疾,使他失去了听力。但是,他终于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了所承揽的印制任务。2009年,西部经贸洽谈会召开的头一天夜里,凌晨两点多,公司接到一位客户打来的紧急电话,有一个重要材料当晚必须印完,早晨8时就要。王西平熬了一个通宵,按客户要求完成了任务。

        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实行,到王西平公司紧邻的商场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朋友很多,需要复印证件,复印一张仅一两毛钱,但频繁的开关机让机器损害较大,有的经理就不愿接。王西平得知后,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他说:“做生意无论大小,都要讲信誉。进门都是客,绝不能让客人受冷落。”

        信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王西平本人也获得首届铜川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