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0日 星期一

    冷峻的美丽

    ——评原创舞剧《洛神赋》

    作者:罗怀臻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0日 14版)

        《洛神赋》是一部真正意义的原创舞剧,无法遮蔽,不可归类,风格卓立。可以说,该剧各个创作门类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又在一种统一的审美引导下整合起来,构成和谐。

        舞剧讲故事向来是难点,也是弱项,但是这个故事少有地讲得明白,讲得深刻,讲得精彩。洛神故事虽是一个传统常见题材,但是编剧冯双白讲出了他的新视点,一改“叔嫂暗恋”的习惯套路,而写成了“兄夺弟爱”、“灵肉分离”。甄宓,曹丕眼中之美女,曹植心中之知音,因为兄弟性格、地位的差异,导致了灵与肉的错过。不能拥有的正是不能忘怀的。于是,甄宓成了曹植心中一个永远化不开的结,一首永远吟不尽的诗。有文学艺术家气质的曹植,又把这份心中珍藏的思念与哀伤化作了美丽的诗行。曹植,东方的少年维特,他就是这样一位造梦、寻梦、追梦、吟梦、殉梦的人。曹植对于甄宓的爱更多地是带有对于美的神性的向往,也是对深陷于大时代政治漩涡中的自我麻痹与超拔。他追求的是一种纯净的精神实现。发现的爱往往比衡量的爱更接近爱的本质,也更难以拿起和放下,它是属于古人的,又何尝不是属于今人的。貌似虚幻的情爱关系,在编剧的独到理解和精心编排下,组织成了富有时代感和普通意味的叙事构架,人物关系因之凝聚起来一种持续性的张力。

        青年舞蹈家佟睿睿是当代杰出舞蹈编导中的一个独特存在,她的独特首先在于她自觉自然的现代审美意识。与此同时,佟睿睿又是对于民族古典舞、民间舞,乃至于古典昆曲与戏曲的表演有着深厚积累的创作者。这部舞剧的编排便是在她的现代审美意识的自觉引导下,对于历史文化、中原文明、戏曲与地域的民间舞蹈元素的深入发掘与发挥。佟睿睿的舞蹈语汇和肢体语言追求简洁明快、独特变异,舞段设计力避陈规俗套,总给人意外惊喜,处处见出匠心,整体又不显怪异。近年来的舞蹈创作渐趋类型化和模式化,这些类型或模式似乎集中表现为过于方正威严的“军仪化”、过于野媚变形的“民俗化”、过于浮华甜腻的“暧昧化”。佟睿睿作为一名女性舞蹈家,一改当下常见的舞剧风气,显现出她既仿佛置身其中又仿佛置身局外的一种冷峻、清醒与理性。

        《洛神赋》没有堆金砌玉的豪华包装,不依赖填满舞台的人海战术,干净、洗练、纯粹,力避繁琐矫饰,追求简洁明丽,是一部艺术精纯度较高的唯美之作。音乐是简洁的,简洁中蕴藏着沉稳厚重与灵性大气,仿佛有一股忧伤渗透其间,提升着全剧的诗化品格。舞台美术、灯光设计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都成为舞剧表演的有机因素,没有喧宾夺主之嫌,也不赶时下“混搭”之风,各自避繁就简,于强烈的表现意识背后拿捏着节制精准的分寸。在时下泛娱乐化、泛商业化的浮躁创作风气里,《洛神赋》是一次严肃严谨和不畏费时费力的诚恳之作。(作者为著名剧作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