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9日 星期日

    莱芜 城乡互动 共创文明生活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9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邢兆远)眼下,莱芜市冒出了一个又一个热词:牵手、融合、文明力、幸福感;诞生出亘古未有的人文景观:小山村筑起“生态发展国际论坛”、深山沟里建起“文化创意园”,国际航空体育节落户山野间、农民自拍自演电视连续剧……谈及其中奥妙,市文明办主任张明说,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构筑起了“横向点线面結合,纵向结对连片共建”的立体化文明创建格局,多向牵手,融汇精华,铸造文明力。

        在深山里的东土屋村,只见青山碧水间的楼房错落有致,绿树掩映的大街干净整洁,工厂化养殖场里的家禽活蹦乱跳。健身广场上,活动筋骨的、跳舞的潇洒自如;农家书屋里,读书的聚精会神,借书的举止文雅。不少村民操作着电脑进入“聊天室”,与城里的朋友议国家大事,说社会发展,谈趣闻轶事,聊得津津有味。前来走“亲戚”的市科协副主席刘爱忠说:“我们单位与这里‘1+1’牵手结为亲戚,将城市里的文明精华带进山村,让先进文化、道德礼仪、法律政策进农家,山村悄然发生了变化,村民们不仅改变了原有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像这样的牵手,在莱芜城乡已遍地开花,达到了“创建连片化、主体多样化、内容系列化、模式特色化、制度规范化”,城市居民也在牵手中吸收到新的“营养”。在城岭村的“开心农场”里,成群结队的城里人在这里认养家禽,种植蔬菜和农作物,体验乡野风情。带着孩子前来走“亲戚”的王女士说:“与农民一起劳动,聊家常,听他们讲创业故事,感受到了社会发展的脉动和当代农民的新理念,真切地体验农民身上所特有的豪放、厚道、朴实与勤劳的精典品质,这是在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构筑立体牵手网,城乡统筹、村企共建、村村联建、邻里互助,人人参与,良好文明风尚共同传扬。与此同时,莱芜结亲的手延伸向国内外。在雪野湖旁,创办起国际航空体育节,引来众多海外的朋友,山村一下子与世界文明对接相拥;与国内著名专家结亲,打造起文化创意生态园,建起民间艺术博物馆、文化主题公园、动漫创作中心、艺术家村等。头脑中融进了外来的文明精华,农民的眼界开阔起来,思路活跃起来,思想在解放中冲破了固有的“小农意识”,变得敢闯敢干,山村迸发出强烈的创造力。位于海拔800米的房干村,举办起“生态发展国际论坛”,与海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结亲,先后开发了九龙大峡谷、石云山、天门峡等八大景区,森林植被覆盖率已达90%以上,人均收入1.3万元,生态文明一下子“活”了山水,富了百姓。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