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9日 星期日

    胡萝卜加大棒的“盛宴”

    写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闭幕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9日   08 版)

        为期两天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于27日下午落下帷幕。从与会首脑两天的讨论情况看,尽管议题也涉及了互联网管理及日本核事故后的安全问题,但会议的重头戏却是如何援助变革中的阿拉伯国家,使其按照西方的民主价值观重塑社会与经济秩序。

        为了突出这一主题,现任八国集团主席、东道主法国总统萨科齐特意邀请了以突尼斯和埃及为首的几个阿拉伯国家首脑出席会议,显示出西方对这些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会议在援非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作出了在未来两年援助近400亿美元的承诺。这是在二十国集团地位上升,八国集团地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西方少数富国俱乐部极力显示实力与存在的一次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八国集团向变动中的西亚北非国家发出强烈信号:按照西方价值民主法制价值观改变的会得到援助,反之将以大棒政策对待。

        阿拉伯诸国年初发生变革以来,西方集团,尤其是法国显然没有立刻意识到这种变革的重要性,因而反应有些迟钝,为此还遭到了国内一些人士的批评。但是后来,随着这种变革的继续与扩大,法国逐步意识到,这是于西方有利的重大变革,更是西方民主国家的机会。正是为此,法国将此次首脑会的重点列为对阿拉伯世界的援助。而在此问题上,与会诸国并没有分歧。会议发表了“多维尔声明”,坚定支持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活动,并决定由八国集团及国际机构未来两年内向阿拉伯民主转型国家提供400亿美元的援助。这其中单为埃及和突尼斯民主改革提供的援助金额就高达35亿欧元。八国集团希望借此显示其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与变革中的非洲国家同舟共济”。法国作为会议东道主,同时又是西亚北非国家隔海相望的西方近邻,还特意宣布要额外为上述两国提供10亿欧元的单边援助,这显示了法国要在西亚北非国家发挥特殊作用的目的。有评论指出,西方集团将近来阿拉伯世界发生的变革视为与当年苏联东欧集团解体同等重要,支持这种变革是此时西方唯一的选择。

        而对利比亚及叙利亚两个国家,会议则舞起了大棒。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反对下,会议虽然没有就向联合国提出对叙利亚制裁的问题达成协议,但还是强烈谴责叙利亚政府对国内民众的镇压。至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会议则更不客气。萨科齐明确表示,卡扎菲只有“走人”,别无他途。为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萨科齐还联合发表声明,表示“针对利比亚的工作会善始善终”,彻底完成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直至卡扎菲下台。奥巴马甚至还罕见地赞扬萨科齐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领导作用”,萨科齐对此自是十分受用。

        应该说,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新兴国家力量的崛起。国际格局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八国集团的经济实力已由原来占整个世界三分之二降至五分之二,雄风不再。少数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历史正在改变之中。但西方集团对此显然心有不悦,甚至拒绝接受这一事实。而此次会议给其显示力量的机会,哪怕是开张“空头支票”,也可以借机展示力量。确有分析指出,近年西方开出的支票不少、许诺也多,但兑现起来却往往大打折扣。

        对萨科齐来说,此次会议对其明年争取连任总统可谓“天赐良机”。明年的法国总统大选已经拉开竞选帷幕,热闹非凡。眼下,萨科齐最大的潜在对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社会党大佬卡恩又因性丑闻被迫“出局”,这为萨科齐带来了很大的转机。不过,卡恩的丑闻并没能有效改善萨科齐的民调形象,因此,萨科齐视此次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为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才能的绝好机会。这是萨科齐希望通过会议传达出的信息,也是法国竭尽全力、动员超凡警力保证会议不出差错的动力。从这些意义上说,会议是成功的,但后续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本报法国多维尔5月28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