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消防警官、四川消防部队十佳职业道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却吉尼玛入警13年来,一直默默奉献、坚守在高寒缺氧、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使消防工作成为联系党和群众鱼水深情、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稳定的桥梁纽带。
做一盏最亮的酥油灯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藏族群众对消防工作不了解。如何让群众认识消防、了解消防,从而全力参与消防、支持消防,是却吉尼玛一直努力破解的难题。他克服重重困难翻译了康巴藏区第一本藏文《消防法》,建立了甘孜州第一支喇嘛义务消防队,打造了甘孜藏区最好的寺庙消防样板。
却吉尼玛在色达县工作时,辖区内最著名的五明佛学院发生了几起火灾,虽然损失不大,但他认为这是一个重大隐患,必须想办法解决。考虑五明佛学院离县城较远,道路崎岖,他萌生依托寺庙僧侣组建一支义务消防队的想法。却吉尼玛多次找到寺庙安全负责人白玛格勒和索南,给他们讲过去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道孚灵雀寺等几起藏传寺庙火灾造成巨大损失的例子,终于使佛学院接受了却吉尼玛的建议,在寺庙中选拔40名年轻喇嘛、20名年轻觉姆(藏语:尼姑)组成了甘孜州第一支喇嘛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成立没几个月,五明佛学院一座较大僧舍发生火灾,尼玛迅速组织队员赶到现场。他和60名喇嘛义务消防员很快组织了几百名僧侣投入灭火战。大火很快被扑灭,僧侣们都由衷地感到消防工作的好处,说“尼玛和他的消防队员是五明佛学院最受欢迎的人”,却吉尼玛说:“我们就是要努力做一盏最明亮的酥油灯!”
瓦达尼姑庙是炉霍县新建成不久的藏传佛教寺庙,却吉尼玛到这里检查消防工作时,发现这里没有消防水源,没有消防安全制度和义务消防队。尤其是寺庙房屋为木质结构且电器线路全部裸露钉在木梁上,火灾隐患非常严重。却吉尼玛找到了尼姑庙住持央姆,希望能建立一支义务消防队。开始,央姆认为却吉尼玛是“没事找事”,一口拒绝了。此后,尼玛先后7次来到瓦达尼姑庙做工作。最后一次,当他拖着因高原痛风而肿胀的腿来到寺庙做工作时,很多觉姆被感动了。终于,在却吉尼玛的帮助指导下,瓦达尼姑庙也建起了消防水池、规范建立了13项寺庙消防管理制度,组建了一支20人的寺庙志愿消防队。
群众也把心掏给他,当他是亲人
2008年11月16日夜,气温降到零下10多摄氏度,炉霍县昌达乡亚龙村村民松吉家突发大火。接到报警,却吉尼玛迅速带领队员赶到火灾现场时,一个100多平方米的牛圈正熊熊燃烧,已经有数头牛和羊被烧死,老人、小孩束手无策地站在一旁又哭又喊,周围数十户村民的房屋危在旦夕。由于水沟面上结了冰,手抬机动泵无法正常吸起水来灭火。尼玛一急,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水沟,用双手挖泥土,迅速筑起了一个临时储水池。消防用水有了保障,大火很快被扑灭。一位老阿妈含泪握住却吉尼玛的手不放:“门苏玛米(藏语:灭火部队),这次要不是你们,这个村子就完了。”
炉霍县是康区重镇,也是四川北路进藏的必经之地,各种交通事故多发,消防大队的抢险救援任务也十分繁重。
2007年1月22日上午,一辆越野车不慎落入泥曲河中。却吉尼玛迅速带领5名队员赶赴车祸现场,只见事故车辆一半已经陷入河水中,3名群众被困在车内。却吉尼玛不顾寒冷和身上的伤病,率先下到齐腰深的冰冷河水中救援被困人员。他们嘴唇冻得发紫、浑身颤抖,终于把三名被困人员全部成功救出。接着,却吉尼玛又主动给无人照料的受伤人员购买被子、热水袋等保暖用品。当他们安顿好全部伤员,并想方设法联系上伤员的家属时,却吉尼玛和官兵们已经连续7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了。
却吉尼玛以康巴汉子为荣。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多言不多语,花钱还很“抠门”,常说要“把一分一厘都用到实处”。
炉霍县七湾福利院的老阿妈杜波76岁、四朗卓玛86岁,都有腿部残疾,旦珍卓玛85岁,眼睛视物模糊不清,但只要一听说却吉尼玛来看她们了,个个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双手举起大拇指不停地上下摆动:“却吉尼玛是个大好人啊!他经常来看望我们,给我们送米送油,帮助我们上房修瓦、洗衣服、劈柴;他看我们身体不方便,担心我们出事,还在床头专门为我们安装了电话。”
2007年2月8日,炉霍县医院给消防大队打来告急电话,称一名藏族产妇由于失血过多、身体虚弱,急需输血,不然母子都有生命危险,医院中心血库一时没有与产妇同型号的血液,希望消防大队官兵能够前往相助。却吉尼玛知道病人的情况后,立即组织队员前往医院,并带头献血救人,使得产妇母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关于却吉尼玛,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多年来,他始终对群众饱含深情,把群众的小事看成自己的大事,尽心竭力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而群众也把心掏给他,当他是亲人。
本报记者 余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