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4日 星期二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专题报道

    60载巨变看今朝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4日 06版)

        6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西藏自治区的60年历史中,却发生了过去千年也未曾有过的沧桑巨变。

        每次与西藏的各族群众聊到“新旧西藏对比”这个话题时,众多老人们无不群情激昂:“在旧西藏我们连牲口都不如,是共产党让我们翻身做了主人!”

        当家做主 扬眉吐气

        3岁时以讨饭为生、8岁起给农奴主放牧,主人鞭打的伤痕至今还留在身上……提起往事,拉萨市城关区雪居委会的奇加老人说:“我这样的人,在旧社会一文不值。”

        在旧西藏,不到总人口5%的农奴主控制了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的人身自由和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旧西藏的《法典》将人分成三等九级,下等人命价仅为“草绳一根”,农奴动辄遭受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等骇人听闻的酷刑。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开创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

        1959年,党和国家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一举砸碎封建农奴制枷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那一刻开始,许多像奇加这样的做了自由人,分到了土地,盖了新房,昔日的农奴和奴隶及其后代也成为了各级人大代表。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生活万年长……”才旦卓玛深情而嘹亮的歌声,在那遥远的年代里陶醉了一代人,也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喜悦:目前,西藏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4%;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有12名藏族代表和1名门巴族、1名珞巴族代表;自治区现职省级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70.42%;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6%以上。

        腾飞的西藏 巨变逾千年

        在旧西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歌中唱到“农奴带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这是旧西藏经济和广大农奴生活窘境的真实写照。

        从和平解放的那一天起,党和国家就密切关注西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中央政府和全国兄弟省市区对西藏的援助和支持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党中央先后五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使西藏面貌日新月异。这五次座谈会每次都着重研究西藏的大政方针政策,并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西藏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西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数据显示,1951年,全区生产总值仅有1.29亿元,2010年达到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1年增长了111.8倍。

        “西藏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这在和平解放前是不敢想象的。”众多翻身农奴感叹道。

        每月有政府补贴,生活过得无忧无虑的奇加老人亲眼看到:在旧西藏,广大农奴和奴隶一无所有。2010年,全区所有住房条件较差的农牧民都住上了安居新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元。西藏人均寿命由和平解放前的35.5岁提高到67岁……

        西藏明天更美好

        60年,西藏公路从无到有、从旧到新,通车里程逐年递增。到今天,庞大的公路网像血管一样,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西藏各地。同时,“十一五”期间,西藏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青藏铁路通车投入使用,林芝机场、阿里机场等投入运营,一批能源、通信、水利工程建成启用……

        经过60年沧桑巨变,西藏有了跨越式发展的硬件基础。

        自信、自强的西藏,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对外开放,西藏人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和科技意识空前提高。经商为耻的传统观念随风而逝,一边摇转经筒一边推销佛事用品和手工艺品的藏族群众随处可见。2010年,西藏接待游客达到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44亿元,人均年旅游收入6118元。

        在历史新起点上,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给西藏提供了乘势而上的最有力的支撑。为了实现中央制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战略目标,西藏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重在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护高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下工夫,确保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60年前,西藏人民在和平解放的钟声里开始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的大跨越;60年后,西藏人民又开始了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征程。

        本报特约记者 冯骥 通讯员 洛桑旦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