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三停一”、“每周停二”……拉闸限电又来了。四五月份本来是传统的用电淡季,但越来越多的省份出现在“电荒”的名单上:江苏、浙江、广东、重庆、湖南、江西、山西、陕西。
目前,我国的发电装机已逾9亿千瓦,是名符其实的电力大国。专家预计,今年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电力大国遭遇淡季电荒,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集中暴发,也拷问着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电荒”缘何来势汹汹
“才过了几年宽松点的日子,没想到电荒又来了。”近两个月来,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主任李继红几乎每天都在忙同一件事:把周边省市富余的电“挖”过来。
与李继红的烦恼和焦虑形成对比的是,在当下的中国股市上,有一个正在被热炒的题材,叫做“电荒”概念,电力股、煤炭股先后因电荒被拉升,这里的潜台词明眼人自然看得出。
中电联不久前宣布:今年将是2004年以来缺电最严重的一年,而且电荒还没有“探底”。保守估计全国供电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相当于两个安徽或三个重庆的发电装机容量。
国家电网公司预测的形势则更加严峻: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若电煤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并且来水偏枯以及出现持续异常高温天气,公司经营区域电力缺口将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华北、华东、华中电网电力缺口分别达到800、2000、1200万千瓦。
说起“电荒”来袭的原因,“天不帮忙”是直接诱因。中国气象局消息,今年1月1日至5月10日,长江中游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一半以上,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降水的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湖泊及水库水位异常偏低。水电强省遭遇水电出力严重不足。
但“博弈性电荒”的说法将人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围绕电的利益各方——煤炭生产者、发电厂、电网企业。
据报道,湖南全省拥有1417万千瓦的统调火电机组,但目前可供出力的仅有700万千瓦机组,超过一半的火电机组停工检修;河南5000多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中,现有1200多万千瓦的机组处于检修状态,比例也超过20%。
“‘电荒’的主要原因是电煤供需矛盾突出和跨区输电能力不足。”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全国来说,电力供需是平衡的,而且发电装机还略高于正常需求。但像山西、陕西等产煤大省不是没有电厂,而是煤电双方在博弈,市场煤计划电使发电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一个“涨”字能解几多愁
电价,涨还是不涨?在电从生产到使用的链条上,煤与电、发电厂与电网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应该如何分配,如何平衡,拷问着利益各方的话语权能力,也拷问着执政者的智慧。
“中国的电荒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问题。”这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石齐平先生的结论。
对于“全国发电装机60%闲置”的说法,中电联外联部负责人张海洋给予坚决的否定,他说,根据行业内测算方法,2010年我国发电产能利用率为93.71%(发电产能利用率=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其闲置能力仅为6.29%。“但我们也不否认,虽然火电厂淡季检修是惯例,但今年停产检修机组的比例确实比较高。根源是发电厂发电没有利润,如果有利可图,当然会加班加点,开足马力了。所以理顺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是关键。”张海洋说。
早在2004年底,国家推出煤电联动政策,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自2005年以来,煤电联动启动过两次,此后不管煤炭价格如何涨,煤电联动机制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5月18日,海运煤炭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九周上涨,涨幅有所加大,总幅度达每吨60元,相当于增加电价成本2分/千瓦时。
国家电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三年巨亏600亿元。而去年,国家电网公司的利润是400亿元。在“电荒”的博弈中,各方专家都拿出自己的数据来证明亏损的根源和暴利是否存在,但站在不同的立场激辩,没有谁能够说服对方。有专家提出,使电价真正反映电力资源的稀缺程度,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将有效缓解“电荒”。在煤电价格机制尚未理顺的前提下,国家可以平衡电厂、电网之间的利益分配,采取权宜之计,缓解电厂经营压力。
“电荒”博弈再次拷问国企尤其是“巨无霸”的央企利润从何而来,合理利润的边界又在什么地方?
4月上旬,国家发改委上调16省市上网电价。但电力行业人士说:“小幅提高上网电价之后,煤炭价格随之攀升,电厂又重返亏损状态。”简单涨价,走不出轮番涨价的怪圈。专家指出,在CPI(居民消费价格)已经居高不下的现实下,政府绝不会轻易将涨的上网电价转化为消费电价加重百姓生活负担。
CPI的稳定和央企的利润之间,平衡点又在哪里?拷问在继续,答案还在求索中。
釜底抽薪之策在哪里
“电荒”加剧,也在拷问着我国电力发展长期存在的电网规划滞后、电源建设与经济周期不同步的矛盾,这些深层次问题被毫不容情地放大,呈现在人们面前。
单葆国指出,在江苏、浙江等硬缺电地区,电是“真的没有”,也调不过来,即使涨价,短期内也不能解决当地“电荒”。
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1379万千瓦,同比下降14.5%。其中,华北、西北地区新增装机分别占22.9%和20.8%,而华东地区仅占4.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相继出现了夏季高峰之前的淡季电荒,与此同时,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则面临电力外送困难,“东部缺电,西部窝电”问题的出现就是由结构性矛盾造成。
张海洋认为,我国电力发展方式亟待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我国“三西”(山西、陕西、蒙西)煤炭调出区输煤输电比例为20:1,华东煤炭调入区输煤输电比例为48:1,输电比重明显偏低,带来运力紧张、煤炭价格上涨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全国煤电运输紧张矛盾反复出现。
受土地、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制约,我国东部地区火电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但目前跨区电网建设严重滞后,跨区输电能力不足,东北、西北电网富余电力难以支援“三华”电网,造成西部大量装机空闲与东部电力供需紧张并存局面。
电荒也在拷问着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老”问题。数据表明,浙江、江苏两个“电荒”最严重的省也是工业最“给力”的省,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其中有色金属制造等高耗能产业的用电增幅高达20%;江苏省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到12.1%,居全国第一。
电力专家吴钟瑚指出,去年在节能减排的约束下,一些地方暂停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审批。大批项目转至今年上半年开工,带来电力消费的大幅攀升。这是导致电力供应紧张的一个原因。
“应对电荒,应呼吁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了《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各地必须严格遵守,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协调电煤价格,要加快电网建设,做好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单葆国说。
来自各地电网企业的信息表明:尽管国家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已出台,但实施有序用电仍面临较大压力,部分地区不愿意将大型工业企业和部分高耗能企业纳入有序用电方案,造成方案不能平抑电力缺口,“有保有限”的要求难以落实。此外,长时间、大幅度实施限电,企业抵触情绪较大,有序用电方案的实施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而从缺电省的行业用电增长排名可以看出,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增长是电荒的加速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是杜绝“电荒”的釜底抽薪之策。
链接
国家电网公司跨区支持应对电荒
一是精心组织跨区电力支援。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跨区输电能力已达3167万千瓦。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公司将精心安排跨区跨省电力交易计划,安排跨区送华北最大电力1365万千瓦,送华东最大电力1347万千瓦,送华中最大电力783万千瓦。
二是加强电网安全管理。加强电网设备安全评估和运行维护,落实安全防护和防灾措施,科学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积极开展需求侧管理。切实履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主体的职责,配合政府组织和开展有序用电工作,保障电力有序供应。
四是加快跨区跨省电网建设。加快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扩建工程、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青藏直流等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快特高压电网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核准和开工建设,提高跨区跨省输送能力。(张 翼)
日照钢铁以技改应对电荒保产
钢铁公司历来是耗电大户,日照钢铁公司未雨绸缪,制定了电荒保产、保大局方案,从原燃物料消耗、产品销售及排产组织、增加自发电量等方面入手,成立电荒保产领导小组,以技改应对电荒。
首先,在原燃物料消耗上,采用低品位矿、大富氧冶炼燃料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吨铁煤气外供量,可年增加高炉煤气外供量6.6亿立,折合年增加发电量1.65亿度;同时通过煤气柜进出口管道技改工作,节约煤气多发电。
其次,利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体系增加自发电量。2010年,公司完成自发电30.3亿度,自供电率51.93%,节省37.3万吨标准煤;今年1至4月平均自供电率52.75%,同比新增发电量10207万千瓦时,全年预计能多发电4亿千瓦时,有效减少网购电量,年末有望达到自供电率58%的目标。
此外,在提高发电量上,日照钢铁能源管控中心通过厂用电设备开停等措施,降低厂用电率在5.25%左右,日增加上网电量1.2万千瓦。
(任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