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4日 星期二

    荟萃精华 优美崇高

    中国期刊最强品牌的集中检阅

    ——中国出版政府奖首设期刊奖 获奖期刊名动神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4日 13版)

        《读者》的心灵读本

        《读者》历经30年的发展,月发行量800万册,最高月发行量达到1003万册,已连续14年居中国期刊发行量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排名第四,占有国内期刊市场1/30的份额。30年来累计发行近15亿册,据世界品牌实验室最新评估,《读者》品牌价值50亿元,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原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文摘期刊。创刊伊始,就提出了“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

        作为大众刊物,《读者》淡化、消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差异,沟通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着力发掘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给读者以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同时,《读者》始终坚持开放的、多元的文化观,兼容并包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着力打造“心灵读本”。

        在长期的办刊过程中,《读者》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文本特征和独特气韵。刊发的文章,标题简洁、内容充实、可读耐读,读后有回味、受启迪;《读者》的美术处理极大地丰富了杂志的内涵,不即不离的插图与正文相互生发、相互阐释、相得益彰。

        通过一系列开拓海外发行渠道、加强宣传力度等措施,《读者》目前已行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发行近百万册,连续三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在依托自身优势巩固和扩大传统纸质刊物市场份额的同时,《读者》加强衍生产品开发,增加市场投放品种,并向数字出版领域迈进。目前,《读者》手机报彩信版已由甘肃联通接入联通全网,并已在甘肃移动上线。2010年,读者电纸书上市,其中预装了《读者》杂志近3年文章精华,其购买者可以在1年内免费下载未来24期《读者》杂志的最新内容,通过即将建成的“云图书馆”性质的“读者书库”,下载《读者》杂志创刊30年来的精华内容,并实现有声阅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收获》:坚守纯文学家园

        《收获》坚持在纯文学的家园,以独特的艺术品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寻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冰心老人称《收获》是“心中的红玫瑰”,冯亦代先生说《收获》是“今日中国最具水准的一本文学杂志”。《收获》见证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57年,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型纯文学期刊《收获》在上海诞生。五十多年的历程,《收获》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也印证了文学的悲欢聚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收获》奉行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宗旨,力争汇集各种风格流派的顶尖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文学日趋成熟的实绩。如现已成为文坛中坚力量的著名作家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人,就是先在《收获》上亮相,然后在全国崭露头角的。而池莉、迟子建、方方、阎连科、杨争光、王朔、东西等众多作家的优秀作品,也屡屡亮相《收获》。所以有人说,《收获》是作家们成名的阶梯,是海内外了解中国文坛发展态势的一个窗口,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简写本”。

        散文专栏的视野也在《收获》中得到开拓,并提供了新型散文的概念和文本。最负盛名的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李辉的《沧桑看云》、《封面中国》等,这些文化大散文将历史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辨色彩融汇在一起,开启了散文创作的新天地。

        近年,《收获》进一步强化了品牌意识,延伸《收获》品牌的发展空间,自2001年开始,推出《收获》长篇增刊,每年两期,每期四部长篇,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引领正确导向彰显品牌力量

        王国庆

        2011年3月,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求是》等20种期刊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细胞研究》(英文版)等39种期刊获提名奖。这是中国出版政府奖首次增设期刊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期刊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发挥优秀期刊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我国期刊出版业健康繁荣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期刊奖整个评奖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获奖期刊代表了三年中我国期刊业的最高水平,体现了我国期刊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勃勃生机。

        这些期刊反映出我国期刊业整体繁荣,各门类期刊共同发展,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要求的鲜明时代特色,体现了期刊出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导向,展示了期刊业崇尚原创,追求创新,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活力。

        期刊自诞生之日,就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今天,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期刊在全面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方面,不断完善形式,拓展内容,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7年至2009年这三年时间里,对期刊业来说危机与机遇并存,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北京奥运会召开、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京召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等背景下,我国广大期刊工作者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我国期刊业坚持正确导向,服务大局,影响力不断增强。期刊在报道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以及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突发灾难性事件方面,体现出高度的媒体社会责任,以服务大局为方向,牢牢把住了导向关。积极服务于科学文化传播,为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丰富学术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期刊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期刊单位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发行方式,期刊发行量进一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期刊总印数由2005年的27.6亿册,增长到2010年的35.4亿册,增长了14.5%。人均拥有期刊由2.1册增长到2.4册。同时,积极迎接市场挑战,广告收入实现跨越性增长。期刊市场细分趋势加剧,专业化杂志发展速度加快,期刊小众化趋势日益明显,期刊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期刊业乘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在国家宏观经济势头向好的带动下,在行业政策的推动下,亮点频现。今年我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期刊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区域行业刊群初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使我国期刊业结构调整逐渐变为现实。以科技期刊为主体的期刊数据库建设平稳发展,数字化发展日渐成熟。期刊“走出去”步伐加快,形式多样,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不久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作为11个专项规划之一同时发布。《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既有具体发展目标,也有宏观发展方向的指导,对未来期刊业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指引下,在实施《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过程中,经过全体期刊人的不懈努力,我国期刊业在“十二五”期间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作者为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

        权威预测 深度解析

        《瞭望》:中国时政新闻期刊的一面旗帜

        《瞭望》周刊依托新华社强大的政治背景、新闻资源、采集能力等综合优势,为读者提供来自中国高层的第一手资讯,系统、深度解析重大时事内情和发展变化趋势,形成了“高层决策观察,热点深度报道,准确信息丰富,专家权威观察,全新知识背景”的内容特色。

        《瞭望》经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1981年创刊,是新中国第一本时事政经新闻周刊,被誉为“中国时政新闻期刊的一面旗帜”。目前期发行量居中国时政类新闻周刊首位。

        高端是《瞭望》周刊的重要属性,主要体现在信息来源的高端权威,新闻报道的高端影响,对社会舆情的高点引导。

        保持主题厚重大气、信息高度权威、思想见解深刻、报道视野宽广、表达方式专业的报道追求,是《瞭望》周刊在重大战役性和重大主题性报道中的优势特色,并在解读改革发展重大主题、剖析社会热点话题、提供前瞻性视角等方面,通过观察问题更多维、更全面、更有效的信息,以及新闻化、思考性、启发式的表达方式,展现具有思想力的特点。

        在热点敏感问题多发、频发、广发,网络媒体、民间舆论浮躁、冲动、偏激的舆情背景下,《瞭望》周刊紧扣国家发展大局、中央所思所虑、群众所盼所惑,以及国际社会的关切,主动设置议题,妥善把握报道尺度,在解疑释惑、促进共识、引导舆论方面,以不回避、不偏颇、建设性、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各类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和敬重。

        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繁荣中国学术事业

        奋进中的《中国社会科学》

        1980年创刊的《中国社会科学》,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成果,涵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教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各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论文、调查报告、学术综述等。创刊30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繁荣中国学术为己任,以高端、精品、前沿为职责,积极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锐意进取,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致力于推动学术界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学术探讨,为中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2007年至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刊登的各类学术文章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系统中的综合性排名连续名列前茅,据中国期刊计量指标数据库(2009版)统计,《中国社会科学》5年被引频次为2036,5年影响因子为4,远远高于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坚持“编研结合”、“开门办刊”的办刊方针,鼓励编辑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支持各编辑室组织和召开学术研讨会,以发现选题,获得高质量稿件,培养学术新人,扩大作者群;每年由社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带队,深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召开办刊座谈会,听取学界的意见建议;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拿出专项资金设立社级课题,建立高水平的编辑队伍。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中国国家地理》:展呈自然之美

        1950年《地理知识》创刊,从最初仅有8页纸、发行600份,到现在最多时达到550页、月均发行80万册;从简体版到日文版、台湾繁体版、港澳繁体版、英文版的相继问世……

        作为中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它以“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为宗旨,定位“精品出自细节,成功源于坚持”的企业文化,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中国国家地理》将杂志定位在:给高素质人群提供关于热点、疑点、难点的地理话题和谈资,探求地理新发现和新进展,也关注已知事物的再发现和再探索。杂志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学传媒之一。

        媒体的成功及其品牌的传承,其实就是编辑部的成功和编辑团队尊严的体现,只有把选题做好、内容做扎实,品牌才能得以长久地延伸下去。“内容为王”这一“金科玉律”在《中国国家地理》得到了最鲜活的体现。

        《中国国家地理》是在让受众认识中国的山川、河流、自然、风物等,同时也是在圈点中国,触摸中国,给社会一系列热爱中国的理由。

        在品牌建设中,《中国国家地理》注重互动体验,通过手机杂志、互联网、大讲堂、图片展览、读者见面会等形式,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受众需要。除了发展新媒体,杂志也注重通过体验环节来延伸品牌。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中国国家地理》的影响力。

        传播国防科普知识 增强国防意识

        《舰船知识》:与中国船舶工业的腾飞相伴

        《舰船知识》是中国大陆报道世界和中国海军方面最具权威、发行量最大的舰船科普杂志。30年来,《舰船知识》不仅记录了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远海走向大洋的历程,而且也成为了中国海军——这个高技术军种预备人才的启蒙教科书,很多水兵、军官也是从小看着《舰船知识》杂志喜欢上军舰和大海的。

        《舰船知识》杂志创刊于1979年,以传播国防科普知识、增强国防意识为主旨。30年来,《舰船知识》不仅记录了中国造船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的历程,而且也为造船业——这个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强的行业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舰船知识》杂志是与改革开放的大潮同步,与中国船舶工业的腾飞相伴,与中国海军建设的壮大共进。

        《舰船知识》一直秉承科学严谨、内容为王的办刊方针,不随波、不媚俗,形成了求真探索、全面权威、冷峻刚劲、厚重经典的风格。虽为舰船科普杂志,但由于信息新、广、全等特点,深为广大科研人员所青睐。

        《舰船知识》于1998年率先在国内创办了第一家军事科普网站——舰船知识网络版,2000年更与新浪网携手合作新浪军事版,提供了日点击量200余万次的佳绩,也使《舰船知识》网络版与《舰船知识》杂志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社会迅速攀升。

        向世界展示中国科研成果的窗口

        《细胞研究》(英文版):中国学术期刊的

        历史性跨越

        《细胞研究》(英文版)(Cell Research)创刊于1990年,是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以全英文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快报和述评的国际性学术期刊,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的道路。

        美国汤姆森路透社科技信息研究所于2002年公布的《细胞研究》(英文版)首次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突破2分,创造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历史纪录。2010年的最新影响因子达到8.151,连续5年位居中国科技期刊SCI影响因子第一,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发表原创论文的147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4位,首次进入前10%,实现了中国学术期刊的历史性跨越。

        《细胞研究》(英文版)得到了广大科学家的支持和认可,期刊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被Cell及Nature Cell Biology等国际知名科技期刊点评,同时还被世界主要媒体以各种形式进行报道,成为展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窗口。

        2009年6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获批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学术期刊改革试点项目,成为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改革试点单位,以《细胞研究》(英文版)为龙头,为全院的期刊改革发展做好示范。去年3月成立的期刊社,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科学期刊出版集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