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4日 星期二

    人在路上 路在心上

    ——记青藏公路分局当雄公路段段长鲁海山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4日 01版)
    鲁海山(右一)与群众交谈资料照片

        修复水毁,最险最累的地方他先上;确保路通,最脏最重的任务他先干……在青藏公路分局当雄公路段,共产党员、公路段段长鲁海山就是一面旗帜,他用忠诚和信念尽显新一代高原道班工人质朴、善良、坦荡、热忱的优良品质。

        与路“厮守”

        每年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鲁海山是在当雄公路段管养路段上度过的。对48岁的他来说,这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

        当雄公路段管养路段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沿溪、沿山路段多,特别是羊八井石峡地质复杂,山体破碎,遇有暴雨,就会造成山体滑坡,堵塞交通。为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鲁海山十天半月回不了家那是常有的事,就连在家吃饭也忘不了给工区打电话询问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

        2009年至2010年,当雄公路段进行公路罩面工程,鲁海山没日没夜地扑在公路上,没有双休日、节假日,但从未叫过一声苦,一声累。有一次他患了重感冒,大家都劝他就不要到工地去了,但他硬是拖着病重的身体来到工地,他说:“公路罩面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就这样,整整一个月,他吃住在工地,没离开一步。公路罩面任务完成了,鲁海山却整整瘦了20斤,原本圆润的脸颊变得又黑又瘦,他却乐呵呵地说:“减肥成功。”

        最让鲁海山头疼的还是每年雨季。青藏公路羊八井石峡内每年因下雨引发洪水造成水毁、塌方、泥石流阻断交通的情况时有发生。每到这时,鲁海山吃不香、睡不着,早早地带领抢险保通突击队到羊八井工区蹲点。2008年6月的一天,连续几天的大雨导致羊八井路段多处发生泥石流,公路一度被阻断。他不顾山体再次滑坡的危险,直奔现场,一面指挥,一面全力清理大石块。整整一天一夜,他的双脚在泥浆中泡肿了,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他全然不顾,一心想的就是尽快疏通道路,让滞留旅客和司机安全通过。

        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当雄养路段的路容路貌大为改观,好路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在青藏公路管理分局公路检查评比中名列第一,先后两次荣获公路养护先进单位。当雄公路段女子工区还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奖”、“工人先锋号”。

        长路相伴情相随

        鲁海山出生在一个藏族养路工人家庭,自他从父辈手中接过养路铁锹的那天起,鲁海山也接过并扛起了道班工人助人为乐的责任和义务。

        在雨季,当雄公路段是一条以水毁和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公路,为此,当雄公路段设立了公路救助站,及时为受困车辆和人员提供救助服务。2009年7月,一辆从甘肃前往拉萨的货车在青藏公路K3711处发生车祸,司助人员被困在车内,正在巡路的鲁海山发现后,立即将困在车内人员救出,并将一名重伤员送往医院救治。后来,感动万分的伤者专程来到公路段并拿出现金表示感谢,但被鲁海山婉言谢绝。每当谈起这些事,鲁海山总是轻描淡写:“帮助别人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的。”2006年至2010年5年间,他和全段职工,对过往抛锚车、交通事故车进行救助,救助车辆22辆、人员34人。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养路工人。”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县格达乡发生地震,处于灾区的当雄公路段立即启动抢险保通预案,鲁海山带领人员和机械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路段进行抢险保通,在余震不断、随时可能发生塌方的情况下,他们及时抢通了救援通道,为各方救援力量的快速到达赢得了宝贵时间。抗灾期间,他们不间断保通,为各类车辆及物资的安全通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鲁海山又带头组织开展了“为灾区献爱心”活动,在他的带动下,全段干部职工及退休职工踊跃为灾区捐款5万多元。鲁海山还前往拉萨购置了防寒棉衣200件、棉鞋200双、糌粑600斤、砖茶200条火速送往灾区。倾情为民的行为,深深感动了当地群众:“党派来了你们这些共产党员,我们感谢党,感谢政府!”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财富”

        当雄公路段是一个有藏、汉、回等多个民族的集体。据当雄公路段的职工介绍说,每年冬闲季节和节假日期间,鲁海山都主动值班,让汉族干部职工回内地休假过年。“对段上的干部职工及退休人员的情况,他都十分了解,谁家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他都及时帮助解决和调解。”职工们纷纷称赞道。

        由于建段早,职工遗属多、困难职工多、待业青年多,为减轻职工的思想压力和家庭负担,鲁海山通过多方协调和呼吁,在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2009年解决了职工低保、医保问题。

        2007年5月,当雄公路段待业青年次多患白血病在拉萨治疗一个多月后,需转内地继续治疗,在治疗期间,几乎花完了家中所有积蓄,因无钱转院,陷入困境,鲁海山得知情况后,首先为其捐款500元,经他倡议,公路段研究为其捐款10000元,并号召全段干部职工和退休职工为次多捐款,全段共为其捐款38000元,使次多能够顺利转院治疗。

        在他的影响下,公路段的同事们都以他为榜样,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有力地增强了公路段的民族团结,拉萨“3·14”事件中,当雄公路段没有一个职工或家属参与和支持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拉萨基地的退休老职工还自发组织起来为执勤武警官兵送水送茶表示慰问。

        29年,对一个人来说,不算短。工作29年来,鲁海山把他那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公路养护事业,把对高原公路养护事业的热爱,融入到加强民族团结的满腔热情中。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财富,不但要搞好民族团结,更应该维护团结、顾全团结、巩固团结。”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十一五”全区交通运输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鲁海山说。

        本报特约记者 冯 骥 本报通讯员 赵书彬 洛桑旦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