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病人,更是医生。这个时候,我应该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获知玉树地震后的韩慧瑛如是说。
重病缠身 救助受灾乡亲
时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卫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玉树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的韩慧瑛,玉树地震发生时,重病缠身的她正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地震发生41分钟后,韩慧瑛不顾自己的病情,毅然踏上了返乡之路。4000多米的海拔,800多公里的路途,连续不断的余震……这一切都未能挡住韩慧瑛奔回灾区的脚步。
返回玉树途中,韩慧瑛不断通过电话对玉树州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布置和安排:紧急通知全院职工立即返回岗位投入救援工作;立即成立医疗组、护理组、药品器械运送组、配药组、后勤保障组,开展抢救工作……在她的科学部署和指导下,全院紧急疏散患者、家属、职工计500余人,无一人伤亡,医疗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奔波,当晚10点,韩慧瑛出现在了玉树震区受伤群众和医务人员的面前。余震不断,凭借着手电筒发出的微光,韩慧瑛一边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对所有受伤群众进行会诊,一边对医院员工进行慰问。
4月的玉树夜晚寒冷刺骨,地震当天夜里两点,第一批救灾帐篷运到了玉树州人民医院。韩慧瑛立即带领全院员工冒着严寒搭建帐篷,安排受伤群众入住。天蒙蒙亮,已忙碌了一夜的她又投入到伤病员转运工作中。
“院长,你去休息会儿吧,有我们呢。”看着她疲惫的身影,周围的人多次这样劝她。可刚被劝走的韩慧瑛,一会儿又出现在了搬运现场。
“你们的院长冲锋在前,真是一个好领导。强将手下无弱兵,物资交给你们,我们放心。”一位运送物资的工作人员这样说。在韩慧瑛的带领下,由玉树州人民医院接收的所有援助物资均严格实现了登记入库,未出现任何纰漏。震后3天时间内,全院共救治伤病员3400余人,转运400余人。
劳累奔波 一切为了患者
2010年3月,韩慧英82岁的父亲患胰腺炎住进了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第三天,医院就向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韩慧瑛正在为医院门诊楼的修建而忙碌。满心负疚的她只能让丈夫索南才仁先回到西宁照顾父亲,自己却在玉树日夜为医院操劳。祸不单行,她年迈的母亲也因为焦虑过度住进了医院。获知消息后,韩慧瑛心急如焚,她一边担心着父母的病情,一边为了医院建设奔忙不休。
玉树州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简陋。为了改善诊疗环境,几年来,韩慧瑛多方奔走争取项目,往返奔波。在她的努力下,门诊部扩建了,住院医技急救综合楼建起来了,高压氧舱建起来了,全州第一台DR开始运行了……在她的带领下,玉树州人民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青藏高原腹地患病群众的温馨家园。
四川石渠县的8岁小男孩兄查因患肺结核,曾两次在玉树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家人无奈想要放弃治疗。韩慧瑛在查房过程中得知这一情况,掏出自己身上的钱交给兄查的父母,说:“先把孩子的病治好吧。”重燃希望的兄查父母顿时红了眼圈。
同事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韩慧瑛拿出自己微薄的薪金,为患者支付医疗费用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她,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交口称赞。
鞠躬尽瘁 用生命书写人间大爱
2010年4月,当美丽的结古镇被强烈地震撕裂得满目疮痍时,韩慧瑛倾力打造的玉树州人民医院也在地震中遭到了重创。为了让医院尽快恢复重建,她不顾周围人的劝阻,一边输液,一边工作。身患过敏性紫癜、高血压、心脏病、黄疸性肝炎、腹水重症,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她知道自己这么做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强烈的使命感却让她忘记了自己也是个重病患者。
包括玉树州人民医院在内的玉树灾后重建正在紧张推进,而韩慧瑛却因过度疲劳,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导致病情严重恶化。同年7月3日,韩慧瑛多种疾病并发导致昏迷,在众人极力劝说下,韩慧瑛被转往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住院当天,青海省人民医院就对她下达了病危通知书。随后,韩慧瑛又被转往北京进行治疗。在北京治疗期间,因中断治疗且长期劳累过度,韩慧瑛病情严重恶化,多次出现昏迷。
同年8月13日,难得昏迷中醒过来的韩慧瑛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当即委托家人向灾区捐款1000元,以表达一个玉树人对党、对人民的感恩和回馈。
2010年8月23日凌晨5时,韩慧瑛带着她对党、对人民群众和对玉树灾后重建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年仅48岁。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钟新 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