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为职工送文化 在企业“种”文化

    浙江用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0日   01 版)

        本报杭州5月19日电(记者 叶辉)“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一种文化现象。”浙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金长征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工会注重以和谐文化化人,他们为职工送文化,在企业“种”文化,有效推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为浙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全省六成以上税收、七成以上GDP、九成就业人口来自民营企业;全省40余万家企业、2300万职工中,农民工占了1800万。这些职工从农村来到城市,面临着全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如何才能使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迅速适应城市生活?

        答案是:以文化人!

        据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陈世权介绍,从2006年起,浙江省各级工会为农民工送电影、送演出、送报纸、送电视、送培训,全省三级总工会都成立了电影放映队,组建了174个职工艺术团队。2007年以来,职工艺术团队下基层慰问演出4100多场,送电影4万余场,送收音机6万多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送文化是输血,“种”文化才是造血。从2008年起,浙江省各级工会在送文化的同时,把重点转向“种”文化。他们开展了“八个一工程”,具体计划是用5年时间,使70%以上企业都有一首企业之歌、一个职工书屋、一个职工艺术团队、一个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让文化深深植根于企业。目前,“八个一工程”已覆盖60%的骨干企业、90%的亿元以上企业。2009年,省总工会和文化厅联合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行动”,现已建成全国示范职工书屋135家,省级示范职工书屋1500家,“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示范服务点和职工电子书屋6000家。

        舟山金海、宁泰等25家远洋渔业公司,每年5至11月都要到北太平洋钓鱿鱼,3000多位渔民要在太平洋上度过寂寞的半年时光。“我们把工会建到太平洋上,为各条渔船配备了‘远洋船头图书箱’,中途还送书到渔船上更换。茫茫太平洋上,船员闲时有书看,有碟片观赏,身心和谐健康。”省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杨谷人说。

        杭州市总工会2008年在调研中发现,城郊农民工集聚区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农民工业余时间无处可去,打架斗殴、酗酒滋事等不良现象屡屡发生。据此,市总工会提出建设“新杭州人文化家园”,集职工学校、图书室、俱乐部于一体,使农民工业余时间有书看、有球打、有歌唱。以天堂园开发区为试点的“新杭州人文化家园”建成后,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大大丰富,职工队伍更加和谐稳定。

        和谐文化的倡导,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蔚然成风,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的氛围日益浓厚。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单位GDP的劳动争议受理数,全国为1.9,浙江为1.35;单位GDP的劳动争议涉及劳动者人数,全国为5.59,浙江为2.4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浙江受到严重冲击。2009年初,省总工会发动120家企业向全省企业倡议:在金融危机中不裁员、不减薪。当时,万向集团订单从每月50亿元减少到35亿元,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表示:只要企业还在运转,就绝不抛弃一名员工!许多企业家也表示,宁可自己损失,也不把困难转嫁到职工身上。正是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浙江广大企业和职工戳力同心,共克时艰,应对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使经济迅速回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来。此后不久,全国许多地方又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浙江却相对平稳。诸暨市店口镇有4000多家企业,6万多农民工,近年来春节后的民工返工率均达90%以上。农民工“用脚投票”,把“信任票”投给了和谐的劳动关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