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0日 星期五

    “小诺贝尔奖”得主背后的“大实验”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0日   06 版)
    人大附中高三9班女生施轶萌在实验室。(图片来源:人大附中)

        “成绩很强大,但人很瘦小,不强悍,还很漂亮。”在被誉为青少年界“小诺贝尔奖”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取得一等奖的人大附中高三9班女生施轶萌,这两天成了校园里绝对重磅的新闻人物。今天,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邀请载誉而归的施轶萌参加了高三年级另一个班的成人仪式,请施轶萌与她共同主持仪式,并风趣地向这位优秀学生表示祝贺。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施轶萌落落大方。指导老师范克科对她的评价是:“能走到这一步,施轶萌靠的是认真和执着。她曾面临很多压力,但她勇敢地面对,坚持了下来。”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这名“小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其实还有着一个“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成材机遇”的“大实验”,支持着她,培养着她,这就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快乐的实验室

        施轶萌此番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获得的是物理与天文学类一等奖,她获奖的项目是:基于风洞实验的昆虫及仿生翼流场特性研究。除了学科类大奖,该项目还获得了美国物理教师学会一等奖、美国联合会技术公司一等奖、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社团一等奖。她的这一成绩也创下北京学生迄今参加该项比赛的最佳成绩。

        说起自己的获奖项目,施轶萌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老琢磨蜜蜂为什么会飞。高一时参加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可以进入实验室来操练一把,让她感到非常快乐。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是在我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王绶琯院士的主导下于1998年创办的,他还在科技俱乐部活动经费异常紧张时捐助了40万元人民币。之所以成立这个俱乐部,是他在总结上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59人次的年龄情况后发现,近30%的杰出人才的成就高潮发生在30岁以前,而由于学科条件不一,40岁取得大成就的人多半也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在20几岁时也已经脱颖而出。因此,他有一个理念,要造就一代杰出科学人才,必须把注意力放在20几岁进入高峰期这个档次上,相应的,就要把发现和着手造就这种人才的任务放到高中时期。”范克科老师介绍说。

        人大附中是这个俱乐部的基地学校之一,所以,施轶萌很幸运地拥有一个平台,开始了她的小小科学家生活。“在实验室很快乐,尤其是能将科学文献中的想法和理论,动手做出一个东西来,那种感觉太美妙了。”施轶萌说。

        为了这份快乐,施轶萌高中三年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纠结的高三

        “俱乐部一般在高一年级招募20名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这个人数到高二时就变成了15人,到高三就更少了,施轶萌是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之一。”范克科老师说。

        实验室的快乐,也让施轶萌付出了代价,高一、高二时,她还能在班里名列前五,有时甚至名列第一,“但到了高三,成绩真是稀里哗啦往下掉,在年级排名250名左右,爸爸又有个让我上北大的梦想,可已有了眉目的实验项目又舍不得放手,压力真的很大,真的很纠结。”

        这种压力和纠结,在去年12月的时候达到了极致。

        当时,她在国内某所一流高校的面试上失利,内心很是焦急。另一方面,她还面临着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国内遴选答辩。是放弃答辩,一心准备高考?还是不顾高考,一心答辩?她的心很乱很乱。“高一高二时,父母还挺支持我搞实验的,但那会儿,他们也认为高考更重要。当时我的压力真的很大。我真的很不甘心就那么放弃遴选,现在想想,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时候,刘校长知道了她的情况,就找到上海某知名高校,极力推荐她为保送生。”范克科老师说。

        “刘校长的支持,让我在高考上松了口气,于是全力准备遴选,最终以国内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赴美参赛资格。”

        爱拼才能赢

        瘦瘦小小的施轶萌,其实很能拼。

        今年3月,就在已向美国赛方递交材料的同时,施轶萌参加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并最终获得录取。这样一个时间点,意味着她要在付出时间准备北大考试的同时,还要抽出时间准备她去美国的参赛。

        “她非常认真。赛方要求研究日志只要术语是英语就行了,但她把40多页的研究日志全部翻译成了英语。”范克科老师说。

        “人大附中有一点非常好,就是想得到帮助,就有人帮助。那时已是4月,想到在美国要用英语答辩,我就推开了外教办公室的门,恰巧有一名外教在,我就向他求助。从那天起,每周四、周五,他都找时间围绕着我的比赛项目,对我进行英语训练。我还把学术上的专业用语集纳起来,每天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和读,把外教朗读的论文录下来,反反复复地听和说。”

        就这样,刚到美国那几天,连生活用语都需要尝试几次才可以说顺溜的施轶萌,却在英特尔大赛上用英语进行了论文陈述和答辩。

        “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孩子,非常认真,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潜在品质。”范克科老师说。

        对于施轶萌取得的成绩,长期担任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人大附中执行人的范克科老师认为非常难得。“毫不夸张地说,参加俱乐部的学生业余时间除了完成学校作业,其余时间要全部投入到科研实验中,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没有兴趣驱动,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尤其是当下社会氛围和教育氛围,只有兴趣还不行,如何让兴趣得以持续,也是一个很难的事。我们学校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施轶萌的家长为支持她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施轶萌最终完成了上北大的心愿,又在世界大赛上取得骄人成绩,这是她拼搏的结果。”

        “下一步,我会在北大认真读书,同时,准备英语,我希望我最后一个学位是在国外拿的。”这一刻的施轶萌,有点轻松,但仍没有忘记给自己“上弦”。

        (本报北京5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