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9日 星期四

    百年辉煌 十年飞跃

    南京工业大学迎来办学109周年暨合并组建10周年校庆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9日 12版)
    逸夫图书馆
    江浦校区夜景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百年办学 励精图治

        十年交融 和谐发展

        秉承忠诚精实的南工大精神

        一代代师生员工奋力拼搏

        在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征程中

        谱写出一篇篇改革发展的动人乐章......

        南京工业大学源自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和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附属技师科,有着109周年的悠久办学历史。2001年5月,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国务院批准可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和教授资格审定权。办学百余年、特别是合并组建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优势与特色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审时度势,抢占发展先机,全力打造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形成了鲜明的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特色。

        坚持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核心追求

        “长期以来,南工大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研、社会服务与教学的互动,将现有的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核心追求和价值皈依,形成了良性循环。”南工大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自豪地说。

        以规范质量保障为重点,深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20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省品牌专业4个和江苏省特色专业4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优秀课程群2个。全面实施ISO9000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近三年来,南工大先后获得国家质量工程项目17项,江苏省质量工程项目176项,各项指标均在同类高校前列。着力构筑以“大化工、大建筑”特色专业为主干,其他专业与之交叉融通的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由学术大师引领教学、学科建设支撑教学、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社会服务带动教学的互动局面。依托南工大在建筑、机械、材料、能源和土木等领域的厚实基础,新增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建筑电气智能化和资源科学与工程等5个新兴专业,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以及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学生。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之一,积极摸索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新途径,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设计与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着力推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推进学业成果“作品化”和“套餐式”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积极探索培养“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未来优秀工程师的有效路径。

        以增强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作为教育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江苏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南工大启动实施“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个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双导师”制、“导师工程背景增强计划”、“技术挂职工程”等制度,促进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先后建立15个研究生创新中心,18个研究生工作站,其中省级研究生工作站8个。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学校把推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等能力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全国大学生非数学竞赛冠军……在国家级竞赛活动中获奖386项,获奖学生达405人,在省级竞赛中获奖489项,获奖学生588人。学校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10万多名,校友在社会上的影响指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7,院士和院士校友数分列江苏省第4名和第6名。培育创业意识,加大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2010年成为南京市唯一获得“南京大学生创业园”称号的高校。在“赢在常熟”——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南工大余子夷、周进和姚文俊等同学分别力挫群雄夺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喜获百万创业大奖。2008届毕业生颜凌志注册成立了“凌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0届毕业生刘勇注册成立了“好吉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0届毕业生金杰注册成立了“壹点绿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0届毕业生朱洁钧注册成立了“讯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们都是在校期间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坚持顶天立地,以科技创新铸造学校灵魂

        “我们要瞄准国际前沿、瞄准科技前沿,坚持高水平,向上‘顶天’;要接轨社会市场需求、结合国家和地方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向下‘立地’。坚持科技创新‘顶天立地’,就要在创新上‘育种育苗’,依托市场‘蓄水养鱼’,这就是我们竞争力的源泉。”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院士言语中透露着自信。“十五”以来,南京工业大学喜获11个国家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科研经费到款达26亿元,横向经费20亿元。"973"计划项目7项、"863"计划项目35项、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60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奖励150余项。

        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秉承“顶天立地”发展理念,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接轨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坚持产学研用结合,着力依托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利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通过调整学科布局,加强原始创新,推进成果转化。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着重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医药、低碳经济与技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领域,采取多种途径,与政府、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构建多种类型交叉集成的创新平台,突破技术瓶颈,抢占发展制高点。集聚力量推进自主创新。着力营造崇尚学术、尊重创新、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工大特色的“斯坦福式”发展之路。

        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字号科研大平台。“十一五”期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进一步拓展组建了化学化工、工业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控制工程、土木建筑、人文社科与管理、安全能源环境、医药食品8大学科群。新增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2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二级重点学科8个。南京工业大学10年内培养产生了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全国省属高校中名列第一;4位教授担纲首席科学家,主持了7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在全国省属高校中跃居榜首;2位教授荣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科学和谐的团队建设,吸引了众多来自哈佛、剑桥、普林斯顿等海外名校和重点实验室的人才投身南工大这方教育热土。鼓励教授以科技成果入股企业,领衔创办科技企业,目前由学校控股、参股和直管的学科型公司共100余家。学校还与南京高新区开展战略协作,打造“海内外‘三创’领军人才”载体,两年内共聚集了39位来自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东京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领军人才,他们创办了29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坚持产学研用,以服务社会彰显学校活力

        南京工业大学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接轨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和支撑地方经济发展。2009年,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初步形成“一园三区”格局。入驻企业涉及生物医药、化工、能源及交通、新材料及材料设备、环境、机电一体化、建筑、创意等领域。在模范马路校区建科技创新大楼,搭建创新平台“蓄水养鱼”;在浦口设立孵化产业园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苗圃”;与南京高新区共建“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已分三批引进共39位领军人才;与南京市、鼓楼区共建全市最重要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南京科技第一窗口”;先后与多个市政府和企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石化、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50余家,全面铺开政产学研合作的局面。坚持产学研用结合,走优势与特色发展之路,利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推进成果转化。

        学校创新知识与资本结合方式,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工作平台,让优秀人才拥有资源、支配资源,形成创新成果。与南京市政府共建南京科技广场,共同推进模范马路创新街区建设。学校与连云港、泰州、常熟、大丰等地方政府战略协作,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按照政府主导建设、高校主体运行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模式,将“三创”载体建设在经济一线,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就地融合,建设成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支撑区域和产业创新发展的、“数字化、研究型、开放式”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发挥科技中介作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2007年,学校整合省内各类产学研资源,成立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引导江苏省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强化科技创业与科技型企业家培育。2009年,学校获准成立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推进全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政策制订和制度建设,我校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挂牌成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建立技术转移中心,遴选优质科技成果,通过中试,形成专利、成套技术,积极向市场转移技术,实现市场化运营,构筑一条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技术转移完整的价值链,重大科研成果的优势转化为有效带动产业创新的现实生产力,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坚持“面向全国、服务江苏”的发展定位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主动服务江苏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主动搭建干部挂职锻炼平台,积极选派教师干部赴地方挂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