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后的第一救援时间,作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师,我带领由两个博士和两个硕士组成的音乐心理治疗专业志愿者团队奔赴灾区,在地震重灾学校北川中学的临时帐篷里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与他们同吃同住,体验一次又一次的余震,承受烈日暴晒、潮湿蒸烤、蚊虫叮咬,承受唐家山堰塞湖即将溃坝和瘟疫的威胁。当我们用音乐、用关爱、用真情叩开孩子们深受创伤的心扉时,我们之间的心灵被打通了。团队的每一个人,都亲耳聆听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倾诉,分担他们的泪水与痛苦,用音乐陪伴着他们,用歌声抚慰着他们,看着他们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时光飞逝,5·12大地震一周年之前,我思考着在这特殊的纪念日子,应该给师生们送个什么样的礼物。脑子里快速地回放着这不平凡的一年里的幕幕往事:帐篷里的歌声、灾后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上和孩子们共同演唱的《歌声与微笑》、在北川中学废墟上拾到的音乐课本、北川中学羌族音乐文化传承特长班同学们的勤奋身影……为什么不为师生们创作一首能够代表北川中学精神的歌?此想法一经闪现,心中的激情便如泉水般地喷涌而出,铺纸,思考,挥笔,夜不能寐。一首歌词跃然而出:
挺起的胸膛,刚毅的目光,我们经历了磨难,我们更坚强。挥别了过去,满怀着期望,我们生命的激情,潇洒飞扬。
老师的教导,亲人的期望,我们同学的友谊,伙伴的情长。少年的梦想,美丽而芬芳,我们生命的激情,潇洒飞扬。
多难兴邦,多难兴邦,北川北川,书声琅琅。多难兴邦,多难兴邦,美丽校园,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该歌曲创作的基调是,从孩子们的角度,表现灾难磨就的不屈不挠精神;校园的生活特征和写照;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歌词中的“多难兴邦”来自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的题词。无论什么灾难都阻隔不断回荡在山谷村寨间的琅琅书声;校园可以被摧毁,梦想却仍在;新的校园将承载起新的梦想。只要有书声,就有梦想;只要有梦想,就有希望。
歌词写好后,请作曲家林育为歌词谱曲并开始排练。一天晚上,本院几个作曲家汇聚在一起喝酒,杨青院长提出,这首歌的旋律应该打破通常的“战天斗地,铿锵有力”思维,以宽阔的胸怀,深情的笔触为基调,大抒情。他提议由每个人分别为歌词谱曲,然后从中选择出最满意的一版。几天后,不同版本的歌曲放在了一起,大家一致认为张大龙教授创作的旋律版本最为满意。歌曲旋律的引子由钢琴宁静而跌宕地奏出。两个乐句后,衔接以柔和深沉的弦乐,引出童声演唱。第二段主歌开始,与引子完全相同的间奏却代之以交响乐队气势恢弘、激情宽广的推动,使音乐获得巨大的推进动力。昂扬结束的主音推出副歌段落,这也是该歌曲的核心部分“多难兴邦,多难兴邦,北川北川,书声琅琅……”歌曲在宽广激情中达到高潮,然而却并未戛然而止,而是在最后一句“我们梦开始的地方”,先将节奏拉长,然后一个转折,衔接以一段梦呓般的“哼鸣”,与歌曲宁静的起始形成首尾照应,歌声在梦想与期待中结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如果说人声是音乐中最美的“乐器”,那么童声就是人声中最具魅力的类别——因为它的童真质朴和纯洁无暇,任何成人世界的成熟世故和老练复杂在它的光辉面前都会相形见绌。以重大事件和题材为背景和平台,童声的展现能够形成出乎意料的反差,达到以静制动、以简胜繁、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前所述,整首歌曲以“静”为主的抒情风格,意在打破惯常的进行曲铿锵有力的“动”态特征。琅琅的书声以校园安宁的环境为背景,激情的澎湃以柔美的抒情为反衬。除此以外,整首歌曲根据学生易学爱唱的特点,在节奏型和旋律音型上加入了通俗歌曲的元素。清纯中隐现成稳,宁静中透露刚强,抒情中释放激昂,梦幻中寄托期望,形成该歌曲突出的风格特征。
通常而言,音乐家的创作属个体劳动,创作本身是音乐家个性特征、自我意识、生活积累和艺术创作技巧和风格的展现。让人感动的是,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是创作者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体现,更是一个创作群体品格与智慧的闪光。在创作讨论、创作过程以及最后的成果归属上,该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胸襟和气度。应该说,是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灾难、灾区孩子们弱小的身躯和生命渴求,在危难来临时,激发出人性中最为本质的一面:善良、爱、责任、激情、付出、给予、崇高感,当这一切与艺术家们内在的品性积累和追求相碰撞,就迸发出崇高人性之美的精神火花。
歌曲在5·12大地震一周年前夕作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赠送给北川中学的礼物,于5月11日回荡在北川中学临时校园里,引起师生强烈共鸣。许多老师将其录在电脑里,备课的时候和在家里反复聆听。北川中学决定将其定为校歌,每日在校园中播放。许多国内外单位和个人来北川中学参观交流时听到这首歌,都会为其所吸引和赞叹,纷纷打听歌曲的情况,索要唱碟。当温家宝总理2009年再次来到北川中学看望师生们时,学生们为温总理演唱并将歌曲光盘赠送给总理。著名指挥家杨鸿年教授得知该首歌曲后,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少儿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唱并专门动情介绍。我在民进中央组织的灾区中小学校长培训报告上播放该歌曲,学员们激动不已,在地震中以生命保护学生的谭千秋老师生前所在东方汽轮机厂子弟学校校长热泪盈眶地表示,该首歌曲也代表了灾区所有师生的心愿。我在意大利举行的第28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日本举行的国际和亚太地区音乐认知科学大会、北京举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美国南加州大学、布法罗人文艺术学院、赛瑞提斯大学、科特兰大学等进行报告时,该首歌曲尤其得到中外专家和师生的高度赞誉。
愿上苍保佑这个命运多桀的民族,让我们能在历经磨难之后还能生生不息,繁衍万代。让歌声伴随着一届又一届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们,带给他们快乐与力量,愿他们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