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8日 星期三

    家国志 ①

    忠烈门前叮咛长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18日   01 版)

        开栏的话

        历史的天空风云激荡,90年飞驰,留下灿烂长卷。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刺破阴霾黑暗,克服重重险阻,到达光明的彼岸,走上了文明古国新生发达的康庄大道。

        在这条大道上,有无数个家庭见证着、亲历着、奋斗着。家是国的细胞,国即家的集合。我们特别派出6路采访小分队,奔赴祖国的每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撷取一个家庭,记录他们90年来的风雨历程,以此昭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必然。

        红旗漫卷,万里江山如画。这是我们如画的家,如画的国。这是我们如画的家与国。

        家国志,邀您一起欣赏30余家庭90年的精彩故事。

        “五一”小长假,王名忠、余光辉兄弟完成了父亲的一桩心愿。

        2011年4月30日晚,他们一大家子三代十多口人,从广州出发,驱车11个小时,情切切,意绵绵,来到爷爷余璜(又名余邦奇)的老家——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余家垸。在故居的屋檐下,烈士的后人聚在一起,留下一张合影(见上左图)。

        泪眼婆娑,声声叮咛。

        四年前,父亲王罗生病重时对他们兄弟说,很想去生父余璜老家看看。由于不知老家具体在益阳哪里,王罗生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爷爷姓余,父亲姓王,老大名忠姓王,老三光辉姓余。这个一脉相传、起伏沉浮的红色家庭,跟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致富,浓缩了无数国人90年的迁播史。

        伉俪英魂伏碧波

        (1922-1932年)

        1922年中学毕业后,22岁的余璜从长沙回到益阳从事农民运动,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大哥余达才全家投身革命。

        1926年7月,北伐军攻克益阳,余璜先后任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县总工会委员长,兼任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余达才任县农民协会秘书长。1927年马日事变后,军阀何健在湖南各地举起屠刀。反动军阀以数倍兵力围剿余璜所部,并在益阳疯狂屠杀进步群众。该年6月,余达才、余也民父女俩在陈家祠堂被捕,后被杀害于益阳资江边的大码头。余璜的侄子、余达才的幼子余鹤林(又名昭明)当时在武汉求学,幸免于难。

        余鹤林后来远赴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叶紫为名,发表了声震文坛的《丰收》,后加入左联,深得鲁迅的器重和提携,惜于1939年英年早逝(叶紫的作品,至今仍被出版,被改编)。  

        余璜率几名自卫军战士冲出重围,1928年组织一支300多人的游击队,活跃于洞庭湖一带。1930年,余璜带领的队伍编入共产党员、同乡段德昌领导的工农红军第六军,余璜为第四十六团负责人,并任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秘书长。

        在洪湖根据地战斗间隙,余璜写下了《湘鄂旅次》一诗:“兴亡天下匹夫事,马革裹尸伏碧波。”

        一语成谶。1932年,余璜和妻子郭雄壮烈牺牲。

        余家骨肉王家姓

        (1932-1978年)

        幸运的是,余璜夫妇出生仅三天的幼子活了下来。

        郭雄生产后,由于形势险恶,被迫用箩筐装着孩子放在小路边,希望好心群众暂时收养。当地农民凤作堂把孩子抱到了王庆和家。王庆和是湖北省石首市大垸乡新沟村的贫农,还没有孩子。风声略缓后,王庆和才得知这是红军的遗孤。不时有人自称是余家人来寻找孩子,因为不知是真是假,邻居们一直帮着掩护,王庆和就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把孩子偷偷藏了起来。

        孩子是在箩筐里发现的,便起名王罗(箩)生。

        王庆和视罗生为己出。王家的生活很苦,小罗生9岁,冬天光着脚丫去放牛,只能把脚踩在冒着热气的牛粪里取暖。12岁的时候,为了生计,隆冬时节去鱼塘里采藕,双腿冻得皴裂出血。平时,他给地主打短工。为填饱肚子,又到处挖野菜煮粥喝。罗生很孝顺,总是自己吃野菜,把米留给爹爹婆婆(婆婆,当地方言,即妈妈)吃。

        1949年,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地政府找到王罗生,给他颁发了革命烈士家属证明书(见上右图)。王罗生当上了护林员,负责看护公路两边的树木。因为做事认真,罗生当上了新沟村的民兵连长,负责村里的外来人口管理、民兵训练等工作。

        1956年王罗生结婚,妻子是华容县梅田湖的杨凤奇,相继生下王名忠、王玉梅、王光辉、王光明、王琼、王玉玲六兄妹。

        王庆和很早前就告诉王罗生,你的生父叫余璜,是一个老革命,但不知道是哪里人。

        余璜的二哥余寅宾和儿子余昭望一直在找余璜留下的幼子。余寅宾先后去了石首三次,终于在1968年,从一个流动黄梅戏团那里打听到了王罗生的下落。余家的亲人找过来后,当地政府很重视这个情况,经过核实,给余家更换了烈士证。

        1973年,在安徽省文教局任职的余昭望提出想收王名忠做养子。王罗生带孩子专程去合肥看望了这位堂哥。

        余昭望早年在堂兄叶紫的鼓励下北上参加革命,曾在延安和李克农共事,解放战争中受伤,解放后一直装着假肢。

        婆婆把王罗生叫到身边,说:“你们是余家人,也是王家养大的,要留几个孩子姓王。”王罗生决定,年长的三个孩子仍然姓王,以报答王家的养育之恩,年幼的三个则改姓余。老三说,自己是余家亲骨肉,还是要姓余,最后四个孩子改成余姓,分别是余光辉、余光明、余琼、余玉玲。王罗生则另起了一个名字,载于余家族谱,叫余昭北。 

        “奔小康”成带头人

    (1978-1998年)

        初中毕业后,王名忠在村里开了两年拖拉机,到197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去了重庆。他训练刻苦,政治表现好。1982年7月1日,王名忠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部队为十多名预备党员举行集体庆祝仪式。经过漫长的等待才入党,王名忠兴奋不已。 

        同年10月,王名忠退伍回到新沟村。当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在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王名忠一家分到了4亩2分地,他想:“分到了地,发挥就靠自己了。” 

        喜欢钻研的王名忠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农技。他到新华书店买书,从报上看报道,到乡里组织的农技交流会上取经。他用学到的农技知识种了几年棉花,后来又种苎麻,最后种大棚辣椒获得了成功。这种反季节蔬菜,能提早一两个月上市,市场销路很旺。但辣椒苗需要在大棚里长5个月,然后分栽,技术比较复杂,一般农民种不了。

        余家栽辣椒的大棚在石首的秦皇公路旁,家人在大棚辣椒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棚里的土不用锄头刨,而是用手捏碎。妹妹余玉玲当时在学校教书,有时间就去照看大棚:“我天天到棚里去观察温度,一出太阳要揭,一下雨要盖,像宝贝一样的。”

        大棚在当时是新鲜事物,村里村外的人都跑来看稀奇。经过两年试验,1994年王名忠开始卖辣椒苗,1毛5一根,很贵,但附近的菜农都跑过来要,扯了就买走。余玉玲帮着点数:“数苗数到手都抽筋了。”

        余家种了8分地的大棚辣椒,当年收获近一万块钱,引起了轰动。在王名忠的带领下,附近农民开始纷纷种植大棚辣椒,一直到现在。王名忠发挥党员作用,钻研农业科技,带领群众种大棚辣椒致富,新厂镇政府给王名忠颁发了“带头奔小康”荣誉证书。

        余家翻开新一页。余玉玲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光。”

        五个兄妹四个“总”

    (1998-2011年)

        几年后,生活出现了更大的变化。

        余琼的丈夫李木云是村里工厂的技工。1998年,李木云到广州海珠区一个建筑材料厂做培训。

        珠三角,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里民营企业遍布,各地打工者云集。李木云发现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就留在了厂里。他当时的想法是:“打几年工回家起房子,再买个摩托车。”后来他又换到一家纸品包装厂。妻子余琼来到厂里做内部管理,李木云则负责车间业务。看到做这行有利润,积累了一些资本后,李木云找人借点钱,2000年,他们建起了自己的纸品包装厂。

        “这边需要人了,你们过来吧。”李木云打电话给余家几兄妹。

        于是,王忠明扔下大棚辣椒,余光辉放下木工工具,余光明辞去村长职务,余玉玲离开学校,先后南下广州,和李木云一起搞纸品包装厂。几年后,王名忠、余光明、余玉玲陆续单飞,建起了自己的纸品包装厂。

        外人开始以“王总”、“余总”称呼他们,但各家经营的品种是错开的。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王名忠的大儿子王小川高中毕业后也创立了自己的纸品厂,小儿子王世杰则开了个经营不锈钢货架的公司。余光辉两个女儿都是大学生:余淑云在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读书;余巧云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生,大三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已毕业,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余琼的儿子李凯目前在华师大附中南海实验学校读高二。李木生打算每年花十万块钱,让儿子去法国读大学。

        几个孩子今年都去了益阳。

        两年前,益阳余家人在修族谱时终于联系上了王名忠一家。2010年11月,益阳赫山区政府拨资修复了叶紫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基地。

        今年“五一节”前夕,余家有人从益阳打电话给余光辉:“叶紫故居要开馆了,你们过来吧。”兄妹几人如约前往益阳余家垸寻根。

        余家垸是洞庭湖边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垸子,只有几十口人。然而在腥风血雨的旧中国,众多余家先辈从这里走了出去,成为闪耀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群星。余家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四位烈士。

        置身先人出生和战斗过的土地,老中少三代人热泪盈眶,自豪的感情充溢心间。

        余光辉对孩子说:“你们要记得,一定要报效国家。我们是你们的铺路石。”

        5月1日下午,阳光斜照在青砖小瓦的房屋上,给叶紫故居镶上了一层温暖的红色。刚刷过的木墙散发出桐油的清香。

        (本报记者 谢 文 陈 旭 吴春燕)

        (敬启读者: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提供家国志栏目有关线索。您也可以撰写有关家国志故事,我们将在光明网家国志专题栏目下刊发。联系电话:010—67078146,邮箱:gmrbtpjz@yahoo.com.cn)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