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江苏昆山举行昆曲纪念活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7日 02版)

        本报苏州5月16日电(记者 苏雁 通讯员 李锦)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周年纪念活动今天在江苏昆山举行。来自全国各昆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各昆剧院团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等200多人出席纪念活动。

        本次活动由文化部艺术司、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江苏省文化厅主办,以“昆曲韵·故乡情”为主题,以“昆曲保护与发展成果展”、“昆曲名家经典剧目展演”等活动为主要载体,全面展示十年来昆曲艺术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成果。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0年来,苏州形成了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的生态格局,颁布实施了我国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并提出了“节、馆、所、院、场”五位一体的保护规划,在传承、创新经典剧目中培养昆曲人才。其中,中国昆曲博物馆收集、抢救了各类昆曲文物3000余件,采用“三位一体”模式对昆曲进行活态、立体传承,成为国内唯一一座集昆曲遗产征集、陈列、研究及“活”的展示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昆曲的故乡昆山在培养昆曲“小传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昆山市一中心小学、千灯小学等5所学校成立了“小昆班”,并整合资源成立昆山市小梅花艺术团,构建起中小学生昆曲传承教学体系。昆山先后于2003年和2008年两度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昆曲)之乡”。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加上名角的逐渐凋落与观众群的迅速丧失,几乎所有的传统剧目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但昆曲艺术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祖先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一直活在昆曲里,活到今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