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3日 星期五

    新家园 新生活 新风尚

    ——成都灾后重建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新路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3日 06版)
    俯瞰灾区巨变之都江堰
    这是4月17日航拍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的生态居住区“壹街区”。平坦的马路、敞亮的学校、整洁的园区……曾经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如今面貌一新,焕发着勃勃生机。
    新华社发

        “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灾后重建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这巨变也包括了人的进步、人的变化。四川省成都市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将精神家园建设与物质家园建设相结合,按照以人为本,充分相信群众、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在灾后农村新型社区深入推进“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营造出居住优美、民风和善、管理民主的良好社会氛围。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普遍呈现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的昂扬风尚。成都探索出的这条大灾之后精神文明创建的新路径,对于全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重建两三载 新家园现代化超越几十年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落在崇州市街子镇会元村安置点崭新的院落里。崭新的家园堪比城市的小洋楼,不仅有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还有管道天然气,甚至还有网络宽带。通向每一个安置点的沥青路取代了农民过去家门前的烂泥巴村道,道路下还埋有污水管道,通往镇上的污水处理站。

        谈到集中居住区环境的变化,会元村22组李建刚大爷激动不已,直说连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能过这样美好舒服的生活。以前通往李大爷家门口的是窄窄的村道,两边是水沟,经常有人掉进去,每当下雨就真正成了“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买个农用车都开不回家,只能停在离家400米外的大路上,晚上还得留人守。

        现在新居的环境就彻底不一样了,变化确实“翻天覆地”。重建两三载,成都灾区农村新家园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几十年。

        在成都,每一个农村安置点都同样配套了城市的基础设施。通过灾后重建,偏远的乡村也在成都统筹城乡推进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中享受到了现代文明。村民们仍对过去的传统农村居住方式记忆犹新:道路泥泞,树木之间结满蜘蛛网,除了供电外,用水靠打井,就更谈不上光纤了,网络宽带更是“听都没听说过”。“现在,生活真方便,跟城里人差不多了!”都江堰市天马镇农民王道成感慨地说。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唯一的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探索出“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规划原则,即灾后重建需考虑与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通过科学规划,成都的灾后重建成为促进城乡互动交融、产业互动提升、安居乐业兼顾、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性“升级”工程。

        按照“四性”规划原则,成都在灾区建成了一大批具有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形成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文化旅游强镇,初步展现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农村居民以前都是一家一户分散居住在大大小小的林地里,分散居住使公共资源覆盖的成本变得很高,居民难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都市灾后重建改变了农村的居住格局,建起的不仅是相对集中的漂亮房屋,也给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同步重建

        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村安置点有很多雕塑,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看不到随地乱扔的垃圾,其清洁程度不亚于一个城市中档小区。农具专门放在工具房,鸡鸭集中在养殖房,体育健身设施和垃圾收集设施一应俱全。记者注意到,金陵花园的小广场上,还立着一块“文明市民‘十要十不要’倡议”的牌子,倡议讲究卫生、维护公德。

        “现在社区里大部分人都不随地吐痰了,其他地方的人来到这里,如果随地吐痰,大家就会提醒。”受灾群众兰天茹说。

        跟成都市其他受灾乡镇一样,都江堰天马镇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探索出“拆小院、并大院,依托林盘搞重建,节约耕地谋发展”的平坝灾区统规自建重建模式,建成的每一个安置点都十分漂亮,并且在建设时引入城市文明,满足村民提高居住质量的要求。

        漂亮的新小区建起来了,后期管理、维护这个全新的课题是如何解决的?天马镇党委书记竹柯说,为了改变村民过去的生活习惯,成都市及时推进了以“改进生活习惯,培养文明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化解了燃眉之急。“三新”活动把城市社区的公共设施和管理方式引入到灾后重建安置点中,希望广大村民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精神文明也能同步得以提升。

        “三新”活动以“改进生活习惯、培养文明行为”为突破口,从“居室清洁卫生、环境整洁优美、个人言行文明”三个方面入手,坚持“分类指导、分级负责、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原则,在灾后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备垃圾桶、果屑箱、文明言行提示牌、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两房”(工具房、养殖房)等硬件设施;发挥妇女、“三老”(村上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以及志愿者的作用,创新宣传方式,引导居住区居民广泛参与“三新”活动,引导村民适应新环境、改变旧习惯、树立新观念、争做文明人,推动居住区加快实现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同时,在集中居住区健全镇村管理机制、居住区片(组)长制、妇女组织发动机制,从组织上保障“三新”活动的落实

        竹柯说,2010年初,镇村两级与市上的相关单位携手行动起来,采取实地查看、登门入户、分发文明行为卡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群众的想法,宣传“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的基本精神,并制定了“亮化、绿化、净化,培养文明习惯”的“三化一养成”方案作为深入推进“三新”活动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31个安置点都选出了自己的业主委员会,由他们负责督促安置点的卫生管理、秩序等工作。

        刚开始,大家对集中居住很不习惯,生活垃圾到处扔,洗衣服、淘米的脏水随处倒,杂物也是房前屋后乱堆放。“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走进这里后,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帮扶下,村上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机制。由入住群众民主选举,成立了小区管委会;建立了“巧手媳妇”绣花队、居家卫生宣传队、老年文明劝导队等,鼓励和发动群众自主管理、相互监督。

        村议事会还通过决议,要求各家各户居室清洁卫生。客厅地面干净卫生,窗明几净,不乱堆杂物;卧室被子折叠整齐,衣服收放有序,每月洗1次床单被套,勤晒被褥等。注重小区环境整洁,做到不在公共场地乱搭乱建,不在小区内乱晾晒衣物,不在墙面乱写乱画,放养家禽应到不影响公共卫生的指定地点等。倡导个人言行文明,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规范物业管理,遵守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在金陵村金陵花园安置点,小区内公共清洁卫生有专人负责,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居民主动参与;每季度,采用交叉评比的方法评比出安置点文明先进户5名,落后户5名,年终由镇党委、政府对长期先进住户进行一定的奖励。同时,镇上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材料审核三种方式,对安置点进行统一测评。测评和考核结果将作为市、镇专项经费补贴的依据。小区里组建妇女宣传队、文体活动队、志愿者服务队引导。

        搬进金陵花园后,兰天茹觉得自己的文化生活也突然丰富了起来。“我们社区搞了红歌队、舞蹈队,每天下午都要在我这个便民店放上音乐,跳一会儿舞。”

        兰天茹说,过去农村的文化生活比较少,“除了看电视就是打小麻将。”“新房建成后,社区每周一都要请舞蹈老师来教大家跳广场舞。现在,跳舞是我每天都会参加的活动。”

        向峨乡鹿池社区为了改变居民们多年散居形成的陋习,通过村民自治,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针对多数家庭“妇女主内”的特点,先后召开多次“妇女大会”,调动她们改变生活陋习的积极性,并以此带动全家上下不断养成文明习惯。

        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鱼凫南山安置点的情况也跟天马镇类似,村民刚搬入小区后,装修建渣到处乱堆乱放,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小区内杂草丛生。推行“三新”活动以后,小区立即成立了大楠村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大楠村鱼凫南山灾后重建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制度,下设保洁员、安全员、绿化工、水电工,分别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卫生管理。几经努力,村里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道路更整洁,排水更畅通,绿化更精致。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抓手

        在灾后重建中,成都有10余万农民搬进相对集中居住的新居,接踵而来发生了一系列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群众的物质家园全面重建后,在“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的推动下,灾区群众也发生了“心灵之变”,思想素质和文明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按照充分相信群众、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成都市在灾后重建中深入推进“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营造出居住优美、民风和善的良好社会氛围,新的基层民主观念和社区管理风貌正在灾区百姓的心里生根发芽,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2010年底,第三方机构测评数据显示,成都“三新”活动的知晓率和满意率超过80%,有70%的居住区、80%的家庭和60%的居民基本达到环境整洁、居室清洁和言行文明的标准,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有了明显改变。

        2011年,在总结前期活动的基础上,成都市又将“三新”活动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力图使“全域成都”农民精神面貌提升和生活方式转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在成都地震灾区初步显现,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变。在成都灾区,崛起的新家园里,传统的农民正在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从而逐渐进入现代公民社会。

        “三新”活动改变的不仅是那些集中居住的村民,更把文明的风气以一种现实示范的方式吹到了农村,使重建之后的农村不仅在基础设施、公共资源上更加接近城市,精神层面的文明程度也实现了提升。 

        “三新”活动是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抓手,缩小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精神层面的巨大差距。早在2003年,成都便开始了旨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统筹城乡探索。近年,成都更是推出一系列消除城乡阻碍的政策,让城市设施延伸至农村,让城市福利覆盖至农村:包括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目的都是为了逐渐消除横亘在城乡之间的“福利鸿沟”,使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公共服务的阳光。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更到位,村民享受到的权利更全面,同时,村民们的积极性也被激发,主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参与、监督的公民意识日益增强,现代文明意识、公共观念逐渐深入到人们的习俗、思想和生活方式中。

        “三新”活动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诞生于统筹城乡改革的“村民议事会”在成都遍地开花,成为“三新”活动推动的重要载体,使村民进入自我管理的时代。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村里遇到什么问题,第一件事就是召开议事会,集体商议。遇到重大决策时,则通过村民全体表决。议事会让与会各方的意见和利益得到充分表达,监事会则激发和提升了社区村民的自我管理与主动监督意识。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一切文明正是从个人主动性与积极性开始的。

        天马镇党委书记竹柯说,灾后重建,成都市重建了物质家园,同时也建设了精神家园,天马镇正是其中普通的一个。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村民有了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生活习惯,就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报记者 余长安 张玉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