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1日 星期三

    铁流奔涌聚工农

    ——记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11日   02 版)

        新华社广州5月10日电(记者赖少芬)广州市越秀区东山恤孤路上,一个小型广场掩映在红砖墙的古建筑群中,安静肃穆。广场中间大理石墙上“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大字简约庄重,诉说着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

        88年前,这里曾经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的房子,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遗憾的是,会址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毁。如今,人们只能走进广场旁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里,感受当时的风起云涌。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淼翔说,中共三大统一了党内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认识,同时旗帜鲜明地树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大旗。

        中共三大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很快,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

        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自1923年海陆丰“七五”农潮失败后归于沉寂的广东农民运动很快恢复。共产党利用国共合作的条件主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六届近800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很快在全国各地发动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的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以1925年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五卅运动为标志拉开大幕。全国各地约有1700万人以罢工、罢课、罢市的方式参加了这场运动。从都市到乡镇,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

        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华南地区,形成了25万人参加、坚持16个月之久的省港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作为中华民族直接反抗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运动,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即大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是在大革命掀起高潮的有利形势下,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在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势力。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和武装,其势如暴风骤雨,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在城市,工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组织下,建立了武装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最后取得胜利。

        李淼翔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最终破裂,但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这场以工农民众为主体的人民革命运动,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既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空前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壮大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也鼓舞和推动了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亚洲人民的觉醒,阻滞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扩张步伐。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同时开始掌握和影响一部分军队,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李淼翔说,“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确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反复实践与发展,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战胜强敌、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链 接

        ■纪录片《五卅沪潮》

        “五卅惨案”发生时,富有爱国激情的上海友联影片公司经理陈铿然与徐琴芳、摄影师刘亮禅等冒险前往出事地点,秘密抢拍现场。陈铿然一行历尽周折,前往南码头同仁辅元堂拍下了烈士遗容的照片,还装扮成医生秘密进入宝隆医院、仁济医院拍摄了救治伤病员的场景。另外,上海工人罢工、商界罢市、学生罢课的镜头也被摄在电影胶片上。一个月后,纪录片《五卅沪潮》问世,淋漓尽致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行,倾注了对受难同胞的同情。影片先后在南京、广州、杭州、天津、成都、青岛放映,受到热烈欢迎,激发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浪潮。

        ■电影《大浪淘沙》

        这部由珠江电影制片厂历时3年摄制的经典影片于1978年公映,据统计观众人数达20多亿人次。由于反映了北伐战争期间的故事,尤其受到黄埔军校毕业的老观众的喜爱,有的人甚至看了三四次。《大浪淘沙》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真实再现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画面,细腻刻画了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奋斗和分化。编导者让主人公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探索、追求、拼搏,在革命浪潮中接受历史的筛选,并以坚韧、颓唐和堕落的不同结局和事实表明,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是希望之所在。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南路93号,原为惠州会馆,是一栋欧式结构的楼房。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将此处作为一个办公地。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迁此。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越秀南路93号从此成为大革命时期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旧址一楼是广州工代会礼堂和办公室,二、三楼是全总礼堂和办公室,庭院中立有廖仲恺先生纪念碑和工农运动死难烈士纪念碑。1988年,旧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记者 王逸吟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