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0日 星期二

    “重科速度”是如何诞生的?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0日 06版)

     编者按

        由两所专科院校合并组建的重庆科技学院,在短短6年中使在校生人数增长了18倍、教师中博士人数增长了18倍、科研经费增长了10倍、权威检索论文增长了7倍,毕业生一次签约率连续多年保持重庆本科院校第一……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庆科技学院“第一战略发展期”确定的思路和走过的道路,能带来怎样的启示?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学校党委书记魏世宏和校长严欣平教授,他们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阐释。

        融合优秀文化

        凝练大学精神

        记者:难以实现实质融合,不能汇聚各方力量,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合并组建之初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什么重庆科技学院没有这样的问题?

        魏世宏:不同学校的融合,文化认同是关键;一所学校的发展,精神引领是关键。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都始建于1951年,这两所学校在各自行业都处于全国前列,为我国的冶金工业和石油工业培养了10余万优秀人才,校友遍布我国的冶金行业和石油行业。冶金行业“共和国长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石油行业“三老四严”的“铁人精神”,使原来的两所学校各自拥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优良的办学传统、特有的办学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两校合并后,我们从两所学校的优秀文化中,凝练出重庆科技学院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在未来30年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则成为我们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信念。

        严欣平:“三创精神”是文化和心理上深层次融合的结晶,也是体制机制迅速融合的动力和保障。新组建的重庆科技学院1个月完成机关设立和干部聘任,两个月完成学科专业整合,3个月完成财务资产统一,半年内建立统一的人事分配制度,1年内基本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运行机制。我们创造了合并组建院校深度融合的“重科速度”。

        我们是重庆第一所整体置换老校区土地的高校,在大置换、大搬迁、大建设过程中,重科人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打破原来的坛坛罐罐,舍小家为大家,使学校充分享受到了各项优惠政策,在完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建成了现代化的新校区,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特色谋求发展

        强化服务激发需求

        记者:原重庆工业高专和原重庆石油高专先后从中央部委划转到重庆,然后又在2004年合并组建重庆科技学院。我们怎样克服这种“连续转型”的阵痛?

        严欣平:划转和合并重组都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两所学校和新组建的重庆科技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连续转型”过程中,我们必须思考怎样才能既拓展原来两所学校良好的行业背景特色和优势,又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主动融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办成社会认同、行业欢迎的学校。因此我们巩固了“立足重庆、背靠行业、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办学思路,确立了“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像重庆科技学院这样新组建的本科院校,要发展必须既传承借鉴,又创新思维,走特色发展之路,为此,我们确立了“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面向现场、一线的工程师。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我们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和应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魏世宏:我们培养的正是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是我们的特色。

        在专业构建方面,我们紧紧围绕石油和冶金、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科专业的生态和谐这三大主线构建专业集群。冶金方面,加强新材料研究;石油方面,加强井控技术研发;冶金、石油和机械的结合方面,加强石油冶金机械研发和应用。此外还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共建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安全工程科学研究院、航天航空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石油与天然气实习实训基地、重庆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等研究实践机构,初步形成工、理、经、管、文、法等多学科良性发展的格局。

        深度融合、特色发展,不仅使学校的特色优势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提升了产学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反过来又促进了特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办学以教师为本

        教学以学生为本

        记者: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但思路能不能落实,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还在于机制和人才保障。

        魏世宏:我们确定了“三步走”的奋斗目标。第一步,用6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合格的本科院校。在教育部2010年的本科教学工作调研性合格评估中,我们成为分散评估试点院校的样板,标志着“升本”任务的基本完成;第二步,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科技大学、西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和应用技术研究基地;第三步,到2030年建成高水平的特色科技大学。第二战略发展期,我们将大力推进三大根本任务,抓住一个关键环节,强化四大保障措施。三大根本任务,即学生培养高质量、学科建设显特色、产学研合作上水平;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造就教学名师;四大保障措施,就是创新管理机制、推进开放合作、建设和谐校园、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实现既定目标。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首要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时代的要求。“德育优先,加强基础,突出应用,注重素质,面向基层”,我们投入近两亿元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建设了32个高水平的实验室,打造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三大综合性跨学科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与企业共建了111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树立了“阳光、自信、包容、进取”的重科大学生形象。

        严欣平:无论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和定位,高校发展的关键都是人才。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必须尊重学者、热爱学生、崇尚学术。

        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和学术水平。不重视教学,就不是学校;不重视学术,只能是平庸的学校。并非只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和尖端技术的科研人员才是领军人才,我们认为不仅科研是学术,而且教学也是学术,管理也是学术。我们选拔学科带头人的标准,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创新能力和工程背景相结合,这也是我们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记者: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强校战略的效果,是不是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魏世宏:重庆科技学校组建之初,我们就提出了“人才强校”战略。6年来,我们实施了“卓越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科苑人才计划”、“能力提升计划”等六大计划,面向国内外聘请和柔性引进了5名“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37名教授。学校引进、培养人才的规模和质量,在同类高校中都居于前列。 

        “人才强校”战略促进了人才队伍的根本性转变。学校现有的专任教师中,博士和硕士接近70%,高级职称接近40%,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一大批勤奋进取、精心育人的先进典型。教师队伍先后获国家级集体奖项7个、个人奖项3个;省部级集体奖项15个、个人奖项53个。

        严欣平: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来,我们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6年来,我们先后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高级别项目零的突破。学校共签约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总经费超过亿元,获省部级奖励3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3件。石油工程与冶金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在校学生获得了34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