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9日 星期一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写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周年之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9日 11版)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迎来三周年。中国人民在抗击汶川震灾的实践中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无数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与灾后重建的辉煌成就无不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辉,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凝练的时代表达和生动诠释。

        第一,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成功实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统一。面对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快速反应,果断决策,统一部署,迅速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机制,制定科学有效抢救措施,使抗震救灾工作能科学有序进行。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尊重科学,分工协作,落实责任;灾后重建的科学规划与成功落实等都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和方法的关键作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又是以它的价值性为归属的,即以人为本。面对特大灾情,党中央明确要求: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救援。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灾后重建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对人民价值的敬仰,高高树起立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形象。

        第二,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各界人士凝聚、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天灾;把社会各界人员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共同奔赴灾区抗灾抢险;把一批批赈灾物资和一笔笔捐款从全国各地输向灾区。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所凝结起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创造了奇迹。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第三,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多年生生不息、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也是鼓舞中国人民同心协力、患难与共,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抗震救灾中,广大军民同舟共济、不畏艰险,这种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是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的本色反映。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胜利既是对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承接和发扬,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与意义的提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当前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体现。在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中,救灾物资与捐款的创新管理机制,使得救灾物质和捐款流向受到全程监督。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革新、创造的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开放包容、交流合作的时代风范,也体现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性进步和党的执政理论与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全国各族人民在这次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升华了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第四,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活力和巨大精神力量。在抗震救灾中,领导干部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舍己救人、身先士卒;救援人员在条件最艰苦、环境最险恶、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迎难而上、不怕牺牲;全国各族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在抗震救灾中,冒着生命危险从五千多米高空跳下的空降兵,远在异国他乡仍心系祖国的海外侨胞,从全国各地赶赴灾区的广大志愿者与尽最大努力为灾区提供援助的普通大众,都在以不同方式践行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抗震救灾中所蕴涵的社会新风尚和道德新规范诠释和发展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灾后重建中所营造出的精神氛围和塑造出的道德风貌彰显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活力和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冯颜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