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5日 星期四

    把最稀缺的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结束在闽陕鄂的服务活动 明天启程赴辽赣桂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5日 03版)

        据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由中央组织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组织的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第一批110名成员近日圆满结束在福建、陕西、湖北为期一周的咨询服务,112名成员5月5日启程赴辽宁、江西、广西三省区继续开展为期一周的第二批咨询服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指出,以院士专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科学发展的稀缺资源,要把最稀缺的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在福建、陕西、湖北期间,带着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的使命,院士专家们深入基层一线与广大干部群众、企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帮助解难题、拓思路、谋发展,为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在福建。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先后举办10多场学术报告会,签订合同协议10余项。4月23日,听取厦门市“十二五”规划情况介绍,并为厦门“十二五”发展把脉。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樊明武教授说,厦门的发展不仅注重经济指标,更注重民生保障,这是厦门发展的一个很大的优势,要继续坚持。在宁德,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徐虹就宁德市旅游产业如何发展、管理、运作等问题把脉支招。在泉州,开展5场企业现场技术诊断和咨询活动,把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到生产一线。

        ——在陕西。院士专家举行了1场主题报告会、7场科技报告会、6场科技对接活动。院士专家们每到一地都受到基层热烈欢迎。在宝鸡,院士专家分成8个小组到工业园区和企业了解情况、提供咨询,建议宝鸡加大行业资源整合力度,实现技术、信息互通共享,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大企业大集团聚集,逐步成为全国行业生产和科研基地。

        ——在湖北。院士专家团深入10个地市开展咨询服务,举办“十二五”规划专题辅导会,为企业诊断技术项目73次,达成合作意向32项。院士专家们走企业、下农村,与当地群众结下深情厚谊,相约长期合作。在黄石,院士专家们来到湖北新冶钢股份有限公司,探讨低氧特殊钢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方法。企业负责人听完院士专家关于低碳冶炼发展的学术报告后非常感慨:“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世界前沿技术动态,便于我们给自己正确定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在“把脉”仙桃纺织服装产业后建议:“纺织工业在扩大规模时,更要注重提高质量,走精纺之路。”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王建华研究员在襄阳与企业对接后,感慨地说,问题是从实践中来的,论文不是为了评职称,不只是发在SCI期刊上,更需要写在品牌产品和先进流水线的工艺设备上,写在田间果实和安全优质的畜牧产品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