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地方“菜篮子”出现的新情况,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一边是超市里零售价在每斤1元以下蔬菜并不多见,市民的“菜篮子”依然沉重;一边是山东、河南等地大批卷心菜、花菜等烂在田间地里无人采收,农民血本无归。去年还是市长为“菜贵伤民”而大伤脑筋,今年就有村长被突如其来的“菜贱伤民”弄得束手无策。
去年菜价上涨时,市民生活压力增大,由于汽油、化肥和人工成本上涨,农民也没有享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如今,物价依然上涨,菜价却没有如农民期待的那样跟着涨,反而是跌破了成本价,农民又首当其冲地成为风险的承担者。
“菜篮子”是一把手工程,考核的是是否满足人民需求。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受伤的是供应链条两端——市民和农民。而要想提好“菜篮子”,先要稳住“菜园子”。如果菜农亏本,都不愿意种菜,那么伤害的不仅是菜农的利益,而且是整个“菜篮子”工程的稳定。在蔬菜生产、批发和销售等环节中,农民处于最弱势地位。由于没有定价权,收购价格只能由菜贩子说了算;如果逢蔬菜价格暴跌,所有损失就只得由菜农来承担。
导致菜农亏钱的因素很多,除了种植面积加大,产量提高,南北蔬菜同时上市外,产销信息不对称,流通和销售成本加大是根本性因素。对此,专家们提出很多合理的建议,如建立“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不仅可以减少菜农的损失,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也能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其实,“多收了三五斗”的教训去年曾降临在韩国农民身上。去年底的“泡菜危机”时,平时3000韩元一棵的普通大白菜涨到了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2元)。那时,农户在地里的白菜价格也仅为5000韩元一棵,巨大的利润被流通等中间商赚去。白菜价格的波动甚至引起政坛动荡。前车本可以为鉴,不过当时我们很多地方都想着如何向韩国抓紧卖白菜,忘记了认真总结市场波动的教训。
稳住菜园子,首先要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建立一个有利于农产品长期健康发展的机制。在美国,很多农民都是将粮食与期货交易所挂钩,先卖粮,后种粮,有效降低了生产风险。而在中国,农民种地常常是跟着感觉走,到底种什么赚钱,只能靠猜,靠赌,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
其次,政府的扶持非常重要。提好“菜篮子”,要用两只手,一只市场之手,一只政府之手。市场当规范,政府当尽责。当种植结构不合理,供过于求的局面无法通过市场无形的手调节时,政府应及时伸出“有形的手”,帮助菜农走出困境,避免滞销蔬菜烂在田里。
比如,浙江温岭箬横镇农民朱尧民就说,要是他们这个蔬菜镇能建几个大冷库,将滞销的蔬菜存下来,就可将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像冷库这样的高投入设施,农民建不起,政府是否可以将其作为公益性设施,投入建设?
缓解“菜贱伤农”,超市直接与农户对接固然是好办法,但是,一味要超市原价购进,原价卖出,绝不是长久之计。应该说,建立农超对接机制,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健全菜农保险机制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对的,但是,推行起来并不理想。蔬菜价格屡屡出现大的波动,根本原因就是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过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难以降低交易成本。菜农的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上不去,自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理顺产与销的关系,探索稳定蔬菜产销长效机制,就要从根本上优化当前蔬菜产销模式,逐步提高农户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菜篮子”生产预警系统,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