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5日 星期四

    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报道续二

    不能饿着肚子保护文化遗产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5日 05版)
    牛河梁出土的女神像,与考古队员跨越千年“相视一笑”。(资料照片)
    牛河梁第二地点——村民们所说的“西梁地”。(资料照片)

        自5月3日起,本报持续两天关注辽宁的文化遗产保护,让辽宁的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非常感动。志愿者华晨汽车员工陈赫告诉记者,他特意把本报的这两期报道保留在自己的剪报册里。

        这些文物保护志愿者分别来自银行、汽车制造、会计事务所、印刷、旅游、化工等各行各业,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0多岁。几十年来,辽宁文保志愿者们拍摄了8万多张不可移动文物照片。

        诚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所说:文化遗产保护不是各级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的共同事业。如果民众不珍惜、不保护、不传承,文化遗产将无法挽回地快速走向消亡。

        父子两代守望牛河梁30年

        马瑞增今年48岁,其中有24年是陪着牛河梁一起度过的。尽管每个月只有400元的津贴,但他仍然乐此不疲。

        30年前,他的父亲马龙图在一次犁地的时候,拾到了一个像马蹄子一样的玉器。装水吧?没底;戴胳膊上吧?又太重。马龙图用纸给玉器糊了个底,摆在桌上当笔筒。

        1979年5月,辽宁领先全国开始了第二次文物普查,现任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的郭大顺,当时是朝阳市喀左县普查队队长,负责各乡镇文化站站长的业务培训。讲课时,他时常举着文物照片和刚采集到的陶片向大家介绍朝阳是红山文化富集区,希望大家多留心。富山乡文化站站长赵文彦听了郭大顺的话,告诉他:“马家沟生产队长家有一个笔筒,看起来像你说的红山文化玉器。”郭大顺一听很兴奋,第二天就赶往15公里外的马家沟生产队。

        进了马龙图家,看见柜子上放着刘文彦说的“笔筒”。郭大顺一看,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玉器——马蹄筒型玉箍。忙问他从哪儿拾到的,马龙图把他们领到了当地村民叫“西梁地”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这片山冈上的彩陶碎片和泥制红陶俯拾皆是。

        后来,村民们才知道,他们用来垒猪圈砌院墙的石头堆竟是埋葬红山先民的积石冢,积石冢旁里外三圈用石头垒起的土台竟是祭坛,在“西梁地”北面不远处,考古队员又发现了女神庙。2010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一个埋藏在地下5000多年、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就藏在这方圆50多平方公里的万亩油松下。

        从此马龙图被请进了红山文化牛河梁工作站。马龙图去世后,马瑞增又接过了父亲的班,一直守望着牛河梁。

        以前,牛河梁遗址就是一片荒野,现在女神庙展示工程——玉匣已经完工,“第二地点”冢与坛的保护工程——“变形玉猪龙”也正在施工中,两年后,牛河梁即将正式“申遗”。马瑞增对牛河梁的每一点变化都如数家珍,对牛河梁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倾家荡产做“文物的朋友”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哈尔套镇是一个偏僻乡镇,但却陆续发现了文物遗址点32处。提到这32处遗址点的发现,彰武县文体局的李忠福说:“那得感谢我的文物朋友。”

        李忠福说的“文物朋友”叫闫广化,今年78岁,家住哈尔套镇新发村东大窝堡屯。童年时给地主放猪,10个手指冻掉6个;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帮助下结婚并育有4个子女。老人对文物保护的热情多年不变。1979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他就主动找到普查队员提供线索。上世纪80年代又帮文物保护部门发现许多文物遗址,其中有2处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立上“文物保护牌”后,老人一直看护至今。

        老人生活困难,多年住在三间土坯房里。文物贩子到他家里去买过、盗过、抢过,但都没成功。他把100多件文物都交给了县文物管理所。文物贩子骂他:“你傻啊?都穷成这样还把文物捐国家。”老人说,“我想让子孙后代知道,我们这个小镇是咋走过来的。”“三普”时,普查队长再次走进他家时,土坯房换成了红砖房,但墙缝还没抹,老人说:“没钱买水泥了。”

        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陈术石向记者介绍,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断深入,“三普”已经不仅仅是“三普”队员的事了,很多热心群众也积极参与其中,为队员提供线索,提出保护意见,还将他们发现的珍贵文物捐给国家。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大连市启动了“大连市民推荐文化遗产活动”,得到了市民的热烈响应。日本警察所旧址、庄河战国时期的瓮棺墓群等比较重要的文物新发现,都是最先来自于市民提供的线索。

        在丹东市,一位71岁的农民家里有一个古代磨米的石臼,他坚决不卖,主动把石臼交给了国家。“三普”队员在东港市孤山镇谷屯村进行普查,村民姜波听说后,主动将自己捡到的9件文物捐献出来,这些文物填补了东港市文管所收藏新石器时期骨器的空白。

        应给文化保护区民众适当补偿

        辽宁朝阳市区不过30多平方公里,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范围56.25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90.25平方公里。如此大范围的保护和建设控制,势必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而牛河梁又是资源富集的宝地,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资源丰富,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在山上随便挖个坑就能出一吨矿石,用炸药炸一个坑就能“炸”出来千八百元。近几年,朝阳市为了恢复牛河梁的生态环境,关停了建平、凌源两县(市)3个乡镇38个个体采矿点,7家铁选厂、碎石场等企业;抓捕了26名动用大型机械,使用爆炸物品,在位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内的非法开采铁矿石的犯罪嫌疑人;追究了14名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同时,投入上亿元,回填矿坑,恢复植被,保护历史文化遗迹。

        朝阳在辽宁是一个贫困市。建平县富山镇张福店村距牛河梁遗址仅1.5公里,这个村的村民多年来一直守着这个“金山”不要。在村头,记者看到“严禁在红山文化保护区非法采矿”的大幅标语。村民们希望,牛河梁“申遗”后,能给大家带来好日子。牛河梁遗址管理处处长曲福丛认为,应当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牛河梁遗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改善。

        “辽宁东部山区是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屏障,为了调动群众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省政府从2008年开始就对因生态保护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16个县进行生态补偿。” 有关专家问:“既然保护生态可以补偿,那么,朝阳市各县为了给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让路,控制了90多平方公里区域的建设地带,可不可以给予一定补偿?”

        辽西绥中县永安堡乡是省级贫困乡,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农民致富途径有限。然而,在当地,有万里长城中少有的未经现代人工修缮且保存完好的“野长城”,在锥子山主峰上,还有“三城聚汇”的长城奇观。为此,绥中县制定了“开发永安长城景区,打通关内外旅游大通道,引游客出关”的战略,预计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后,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门票收入2000万元以上,旅游收入5000万元,拉动相关产业收入2亿元,新增导游、宾馆服务、餐饮服务等就业岗位3000多个。

        “开发利用景区造福当地百姓是一个好主意。”也有专家表示了担忧,“但是,永安长城这么多年来之所以保存得非常完好,部分原因是人迹罕至。如果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会不会造成文化古迹新的破坏呢?”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做客人民网谈文化遗产保护时说,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传承,让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完好无损地、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这才是每个时代的责任。

        (本报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 勇 通讯员 郭宝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