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5日 星期四

    文化资讯

    《堂吉诃德》女主角换了中国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5日 08版)

        今年4月25日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42年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享誉世界的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首次邀请中国芭蕾舞演员担当《堂吉诃德》一号女主角。消息传出,演出票迅即销售一空。演出当晚,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门口,罕见地出现了倒票的“黄牛”。富丽堂皇的演出厅内,更是高潮迭起,掌声雷动。女主角王启敏轻盈、舒展、干净、优美的舞姿,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叫好声。

        1982年,第一个考上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的中国芭蕾舞演员林萍女士激动地说;“我等了近30年才有中国芭蕾演员“跳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舞台,这与那些自费租场地在金色大厅的演出迥然不同。中国文化走出去,要靠王启敏这样有实力的演员。”

        初识王启敏,打量着面前身材修长、清瘦的王启敏,很难将她与“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的称号联系在一起;更难想象,她能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舞台上旋转、腾跃近3个小时,将《堂吉诃德》的女主角吉特里近乎完美地展现给挑剔的维也纳观众。

        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是世界顶级的芭蕾舞团之一,该团演员每年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伴舞,给全球观众留下了绝伦精美的印象。王启敏是应该团艺术总监、法国芭蕾明星曼努埃尔·勒格里邀请来维也纳演出的。勒格里说,王启敏是他去年9月担任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后邀请的第一位客座首席主演。邀请中国演员,曾引起一些议论,不过,王启敏靠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表演,赢得了同行和观众的赞扬。

        欧洲是芭蕾舞的发源地,汇集了大量优秀芭蕾人才,勒格里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跑到亚洲去请王启敏?勒格里说,他多次访华,与中央芭蕾舞团几度合作,而该团的风格与俄罗斯的风格比较接近。此次在维也纳演出的《堂吉诃德》是俄罗斯芭蕾大师努里耶夫创作的版本,比较适合中国演员。另外,欧洲观众缺乏对中国优秀芭蕾演员的了解。邀请中国演员,可以给欧洲观众一个认识中国演员的机会,同时也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他认为,这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有助于取长补短,推动芭蕾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王启敏坦言,来维也纳演出挑战很大,创造了她芭蕾生涯中的几个第一。首先,这是她第一次担当《堂吉诃德》全剧女主角。她自认为耐力好,但爆发力不是很强,可想到机会难得,只有“拼命一搏”;其次,她抵达维也纳前,《堂吉诃德》已演了好多场,剧组的演员早已配合默契,她仅在1999年在中央芭蕾舞团的《堂吉诃德》剧中演过一个小角色,挑战可想而知。到维也纳后,她参照光盘联系一些不熟悉的动作,排练不足2周就登台演出,这是从未有过的经历;此外,作为担当女一号的第一位中国人,她下定决心一定不能给中国人丢脸。王启敏说,她笃信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此行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自己,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想做,又能全身心投入,就会有收获。

        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后,王启敏并未满足,她在考虑如何增强表演的感染力。她说,中国的芭蕾发展很快,技术可以练出来,但一场成功的演出,无论演员的身体条件和形象如何,只有激情才能感染观众。中国演员在表演欧洲剧目时,受传统、心理、形象等因素的影响,在自我发挥部分总觉得存在一定的缺陷。她认为,中国的芭蕾艺术还处于探索、开拓阶段,欧洲有许多传世的芭蕾舞佳作,有为数众多的优秀演员和团队,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勒格里说,中国芭蕾演员的技术水平是一流的,需要加强的是表演层面,要有个人对作品恰如其分的诠释。他说,今年5月要去北京演出,如果中国芭蕾舞团有需要,他愿意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他认为,开放、交流,有助于国外了解中国芭蕾,也有助于中国芭蕾自身的发展。(本报维也纳5月4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