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9日 星期五

    黄昌富:勇往直前的“盾构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9日   01 版)

        初识黄昌富,总离不开一个陌生的词——盾构法。

        这位40岁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副总经理兼北京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因为盾构法而引人关注,被很多人形容为“盾构机”。

        盾构法施工,是世界上地铁隧道施工最先进的方法。通俗地说,盾构机像是一个地下大钻头,在地下向前推进时完成开挖、支撑、衬砌并形成隧道结构,不影响地面交通和河道通航。但盾构机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下井到达出发位置,就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人们说,没有比盾构机更像黄昌富的了。不够完美但足够真实,缺乏柔韧却非常锋利。在大地深处,他开启刀锋,一路向前。

        想别人之不敢想,干别人之不敢干

        “挖隧道就好比是挖地道,现在不少地下工程都是依靠盾构机。”黄昌富说。那还是在2001年10月,黄昌富第一次接触进口的盾构机,任务是深圳地铁一期7标段工程。资料大部分是英文,虽是硕士毕业,黄昌富还是看得吃力,他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学习英语,边学边翻译,对总重达450吨,涉及机电、液压、自动控制等10多个系统,2000多个部件的盾构机进行分解研究,终于弄明白了盾构法施工原理,弄懂了各项施工工序。

        就在这时,先期开工的两个盾构标段相继遇到了问题。外国专家断言:深圳的地质条件尤其是孤石群的存在,不适合盾构法。黄昌富不服气。

        他仔细分析了深圳地层的特点,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他还在别人怀疑的目光下,大胆采用了通用楔形管片技术,节省了大量更换管片的时间,创造了奇迹:提前3个月实现了贯通,并创造了当时地铁盾构施工日掘进28.8米、月成洞540米的全国新纪录。

        从此起步,黄昌富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纪录。“想别人之不敢想,干别人之不敢干,做成不可能之事,这样才过瘾,这样才会有更大提高。”黄昌富如是说。

        2004年3月,黄昌富出任北京地铁10号线6标段指挥长。北京普遍存在砂卵石地层,对刀具磨损严重,每掘进一二百米就要换一次刀具,每更换一次刀具,至少要花300万元。黄昌富提出重新设计刀具时,遭到外国制造商断然拒绝。黄昌富进行了详细调查,底气十足地对外方说:只要按我们的要求改变设计,我们承担一切责任。黄昌富和同事们组织专家改进,创造了砂卵石地层一次性掘进1500米不换刀的纪录,节约直接成本达5600万元,而且整个掘进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

        加快推动盾构机国产化进程是最得意的事

        黄昌富把盾构机比如一头牛,地铁工程比作一块田,他说盾构机国产化进程有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们把“田”交给外国的“牛”,赶“牛”的都是外国人;第二阶段是中国人发现自己也能赶外国的“牛”;第三阶段是总结提高后,把外国的“牛”赶到国内来养,吃中国配的“饲料”;第四阶段是积累经验后,用上了整机国内生产、国外技术支持的杂交“牛”;第五阶段是自主创新,中国人赶上土生土长的中国“牛”了。

        “当时的盾构机都是从外国整机进口的,进口一台要花5500万元。”黄昌富说。能不能在采购盾构机时要求制造商选用国产部件呢?提出这种要求,无异于虎口夺食。但黄昌富很有信心,他们已经掌握了盾构施工的核心技术和配套设备选型与参数优化,而国内设备制造厂家的实力也在提高,盾构机的有些部件已经国产化了。2004年,在北京地铁采购盾构机时,黄昌富他们经过与国外盾构机制造商谈判,最终促使外商将盾构机的钢结构外包给国内厂家加工。每台节省了1500万元,这更坚定了黄昌富走国产化道路的信心。

        2006年,黄昌富参与了铁道部泥水盾构国际招标评标专家会,他与研究单位、国内生产厂家通力合作,制订了整机国内生产、国外技术支持的采购方案并被铁道部采纳,使大盾构机的单机造价整整降低了4000万元。

        2010年8月23日,由国内厂家制造的直径达12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盾构隧道工程始发。黄昌富说:“推动盾构机国产化,是我最得意的创新。”

        自主创新,是任何一名共产党员和科技人员的必然选择

        十多年来,黄昌富先后参与了北京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北京/天津地下直径线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安全样板工地”、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誉没有让他止步。他说:“自主创新,来自我们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的信心和决心,也是我们任何一名共产党员和科技人员的必然选择!”

        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凤朝说,黄昌富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劳模不折不挠、勇于创新、科学拼搏的时代精神。我们企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的黄昌富这样的排头兵、领头羊。    (本报记者 王小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