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硝烟中,沈阳军区空军某军械仓库曾创下“供应前线物资不差一箱一件,保证安全不丢一枪一弹”的光荣业绩,被中央军委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第一仓库”。
而今,这家仓库156次受到总部、空军、军区空军表彰,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政治、行政、业务全面安全60年等闪亮足迹,再续“国防第一仓库”辉煌。
安全成为“文化”
走进沈空某军械仓库营区,到处都是安全标语牌、宣传画,“弹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保安全就是促保障力、保战斗力”等警句令人过目难忘。仓库按照《安全条例》创作的《凤凰山下写光荣》库歌、编印的《安全常识口诀》,以及精心设立的“历史荣誉文化园”、“甜水井”、“红军树”、“功臣车”、“杨明亭”等,记载着仓库重大事件和先进人物事迹,让人们时时沉浸在光荣传统、安全教育的氛围中。
置身仓库,安全文化无处不在。这里,岗位上有安全文化——通过广泛开展的“我的准备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活动,大力提高官兵安全业务素质;制度中见安全文化——学习、教育、管理、评估、排查、责任等安全规章,构成安全文化制度体系;生活中含安全文化——走廊文化、窗帘文化、床头文化、水杯文化、扑克文化……无处不在的安全文化,把安全理念根植于每名官兵心中,激发了官兵保安全的练兵热情。2010年9月,在上级组织的相关比武中,仓库战士取得4个单项第一、3个单项第二,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遵章成为“习惯”
为让官兵养成遵章守纪习惯,这家仓库把规章制度具体到每个岗位、每个细小环节。针对仓库担负装备弹药储存、收发、押运等特殊任务,他们针对重要岗位、重点部位细化完善《卫兵枪弹管理规定》等114个规定,完善特情处置预案17种。
长期一丝不苟的依规操作,使官兵的遵章守纪成为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安全管理自然变成提升保障力的自觉行动。在一次联合作战演练中,仓库接货验收、交货发付,过程如行云流水,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庆功成为“自省”
古语云:“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在这家仓库官兵看来,越是安全的时候,就越要抓安全。
仓库党委成员一致认为,每年的库庆日不是安全的句号,而是起点。为此,他们不开庆功会,不摆庆功宴,不喝庆功酒,年年把庆功会变成“自省会”,组织官兵找隐患、查不足、忆得失。有效堵塞安全工作可能出现的漏洞。他们还积极进行保障技术创新,取得“航空炸弹维护流水作业线”等5项专利技术成果,有2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进入新世纪,仓库党委把安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单纯从人与物的因素抓安全,转变为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抓安全。他们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起安全局域网、特情处置和条型码管理等十大系统,提高了安全系数,开发的《后方军械仓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该仓库器材供应保障由“概略化”向“精确化”跨越。
2009年,为适应现代战争中空军出动强度高,弹药消耗量大的实际,他们积极研究野战军械仓库开设新模式,提高野战军械保障能力。仓库上下群策群力,探索出一整套野战军械仓库开设和安全保障模式,大幅度缩短了航空弹药应急保障时间,提高了保障效益。在当年军区空军组织的野战军械仓库开设试点经验汇报演练中,受到众多观摩代表好评。
(本报特约记者 李国文 通讯员 王 军 裴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