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8日 星期四

    “一个个文化行动,比画还美”

    ——写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8日   09 版)
    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撷影。(资料图片)

        4月27日上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经过民主选举,冯骥才当选中国民协第八届主席,这意味着他将在这个岗位上为中国民间文化继续工作5个年头。前一个五年,国内外重大事件频发,大灾、大典、大事历历在目,大悲、大喜、大爱萦绕心间。蓦然回首,中国民间文艺亦呈现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之势。  

        风云激荡,民间文艺独树一帜

        如果说在岁月的长河中注定有一些年份和事件影响深远、令人难忘,那么中国民协及各会员团体与广大民间文艺家在五年的关键节点上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民间文艺家和全国人民一起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6月1日,中国民协联合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华文化学院在京召开座谈会,并向全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发出“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倡议。半月后,由冯骥才主席带领的专家组奔赴灾区,冒着余震的危险,实地调研并策划文化救灾工作方案,完成了《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其中很多建议被吸纳到《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随后出版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四卷本)、《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等成果也受到多位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这些努力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羌族及其文化现状,唤起了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也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救灾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核心区的“祥云小屋”让人难忘。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中国民协举办的。他们将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以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呈现给世界,成了奥运期间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项目,赢得了奥运会的“文化金牌”。

        扎根田野,守望民间无怨无悔

        五年来,民间文艺家默默的耕耘和无悔的守望,用汗水浇灌出烂漫的奇葩,用心血凝结出丰硕的成果。

        五年来,他们在风里、雨里、雪里、烈日里,翻山越岭、奔波于大地,走村串乡、挨门逐户寻访遗存、记录信息、口述调查,然后是资料论证、分类整理、档案编制。还有数不清的论证、启动、交流、研讨、推动,调配专家帮助各产地一次次翻来覆去地进行文字整理。“这些曾经发生在山南海北、僻地荒村中的一个个文化行动,比画还美,留在我们过往生命的记忆里。”冯骥才说。

        正是在他们无怨无悔的执著守望中,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的成果逐步呈现:2009年10月,被誉为“中国文化长城”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谚语集成、故事集成、歌谣集成)90个卷本的全部出版任务完成;2010年11月,大型图文集《中国古村落代表作》项目筹备就绪;2010年底,“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拉开序幕,标志着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已从普查记录阶段逐步进入文化资源整合共享阶段;2011年4月,全景式呈现了农耕时代的中国木版年画遗产的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及14卷本的《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全部出版面世……

        五年来,抢救工程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支持,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通过结合传承人调查认定与命名、全国影像记录比赛、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文化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建立民间文化保护基地和抢救工程农家书屋等不同层面、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了社会各界关注非遗保护、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态势。

        对接时代,传承文化不懈努力

        中国民协坚持立足传统引领时代。他们认为,传统节日是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文化的载体,积极引导当代人过好传统节日,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年里,在冯骥才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积极倡议下,国家顺应民意确立了“文化遗产日”,将春节假期前置到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被列为法定假日,从而为民间文艺事业的蓬勃开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为响应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精神,中国民协及有关团体会员从2008年起,陆续在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山西绵山举办了四届清明文化节,在那儿建立了寒食文化传承基地;在《清明上河图》诞生地的开封市举办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建立了清明文化研究基地。此后,在与七大传统节日有关的重要流传地陆续开展了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等传统民俗为主题的节日活动及文化论坛。

        与此同时,为保护民间文化的血脉,保存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民协配合抢救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命名了一批民间文艺(化)之乡,使地方政府同当地群众一起,把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化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在新农村建设中释放出不可估量的能量。

        冯骥才说,“任何崇高事业的历史都是一种精神的薪火相传。”他表示,在即将开始的五年里,他和他的同仁们将继续坚持一种思想,即对民间文化的不懈思考;继续坚持一种精神,即对民间文化的使命担当;继续坚持一种品格,即与时俱进的学术追求;继续坚持一种境界,即无私奉献,守望传统。正如他自己所说:“届可以换,责任不能变。我们没有权利懈怠,因为五千年文化正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传给后人。”(本报北京4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李 韵 ) 

        【链接】

        中国民协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简称“中国民协”)成立于1950年3月29日,是全国各民族民间文艺工作者自愿结合的群众性文艺学术团体。它以专家学者文艺家为主体,是我国“非遗”抢救与保护的一支生力军。协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以及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协会在历任主席郭沫若、周扬、钟敬文、冯元蔚、冯骥才的领导下,聚集了全国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同仁,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工作,为传承我国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由中国民协主办的大型文化工程。2002年启动,被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3年又被列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近十年来,在中国民协和全国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竭诚努力下,抢救工程已经获得一批重要的文化成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