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7日 星期三

    首都高校教师畅谈“四个大力”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7日   04 版)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王庆环、刘茜)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在首都高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分别举行学习讲话座谈会,老师们表示,高等教育探索真理的使命是无限的,正如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杨芙清院士说:“总书记特别提出了‘四个大力’,在讲到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时,明确了一个社会责任感、一个创新精神、一个实践能力,对教师培养学生提出更明确的要求。”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文社会科学作用重大,“人文社会科学要在积极面向现实,积极开展与世界的对话,广泛吸取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来展开创新,以全面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水平。”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说:“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师资,一流老师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对专业领域有深刻理解。”他表示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道路上,一定要充满信心:“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做,完全可能在十年内培养出世界级领军学术人才。”高等教育学专家、北大教育学院副院长阎凤桥教授指出,中国从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时启动“985”计划,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高等教育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探索真理的使命是无限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使命,学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认识到要成为世界一流,必须加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个性发展。”

        北大研究生院院长、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教授表示,如何通过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意义重大,他还说:“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质量的重中之重。”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表示:“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推动‘985工程’的启动,调整了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和方向,有利于全国一大批高校发展,希望在‘985工程’13年后,清华百年校庆也将推动全国高等教育走上一个新台阶。”

        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在该校举行的座谈会上表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今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其核心任务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更是国际社会的建设者和人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树立全球化的质量观,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能力,努力培养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陈莎老师对如何才能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进行了深入思考。她认为,只有自己能做到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才能真正教书育人。北工大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廖满媛老师长期从事大学生德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她说,教师既要注重合理引导,又要“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出的青年学生只有将个人成长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变革中,少空谈,多实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才能成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