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7日 星期三

    让文化融入市井

    ——徐州文化建设纪实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7日   02 版)

        “为什么钱包鼓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却下降了?”这是新时代下不少城市管理者的一个心结。而人杰地灵的汉高祖故里徐州却找到了破译密码,这就是文化。

        “人的幸福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幸福,也有精神的幸福。‘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作为一个五千年文化之城,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将文化真正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把现实的文化资源化为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对记者说。

        敞园开放,公共文化真正姓“公”

        如果问土生土长的老徐州人,这几年城市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们往往会掩不住喜色地告诉你,“绿色多了,休闲去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

        4月9日,恰逢该市第十一届樱花节开幕,记者走进彭祖园,香气扑面而来,游人如织。彭祖园管理处处长方成伟介绍,“过去,彭祖园景色也不错,但十元的门票让不少百姓望而却步。后来,彭祖园破墙透绿,除了美景,园子还精心设计了许多文化景点,仅在名人馆景区,就坐落着李可染、马可等38名徐州籍艺术家的雕塑,游客在不经意间就能和大师们近距离邂逅。敞园后,游客每日过万。”

        在2006年徐州快哉亭公园第一个拆除院墙后,云龙公园、九龙湖公园、彭祖园等一大批老旧公园纷纷敞园迎客。与此同时,新修建的一大批公园,全都拒设围墙。而最近,该市城市名片、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4A景区云龙山也开始重新“梳妆打扮”,三期工程后,将不再收门票。

        “城市生态也是文化,一个好的环境无疑会提升整个城市品格。”徐州市园林局局长李云岘说。历史上,徐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储存地和能源供应地,煤炭年产量2500多万吨。这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城市环境越来越差,市民性情也越来越火爆。面对此种情景,城市管理者坐立不安,之后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拆违拆旧建绿等让徐州建成区每年新增绿地250公顷以上,其中年均新增公共绿地80公顷左右。如今,徐州市民出行三五百米就能见到绿地。

        “越是在市场条件下越不能只向钱看。公共资源要真正为民所用,为民谋福,为民服务。城市敞园,不仅仅是敞开一个园子,更是城市为居民提供美好空间的一种心态,这样既可以传承我们的城市文化,又可以打破市民与政府之间的隔阂。”徐州市市长张敬华感慨地说。

        难怪,位于五省通衢的徐州,虽然市民性格天生豪爽,社会管理相对复杂,可如今这里却政通人和,上访率逐年下降,去年列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第26位。

        根植历史,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

        “文化是社会之脉、城市之魂,文化根植于历史,融汇于历史且呈现出历史,因此我们一定要置身历史的血脉之中寻觅文化之根,将历史的基因融入当代文化的改革发展。”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邹徐文说。近些年来,徐州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一颗颗地串起来,把一片片的文明碎片拼成了一幅幅珍贵的“城市文化图”。

        漫步徐州,发现徐州人把文物保护和利用两篇文章结合得如此巧妙:依托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建立的博物馆、陈列馆随处可见;他们还将散存的汉画像石征集到一起,建立了魅力奇特的徐州汉代画像石艺术陈列馆。

        而尤其让徐州人引以为豪的是总投资约2.5亿元的“彭城壹号”商业街区的修建,其方案的最终确定历经波折。曹新平告诉记者,“彭城壹号”地块最初的建设方案是卖掉,自己坚决不同意,因为这一片主要包括原政府北大院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是西楚故宫地下城遗址、徐州文庙、吴亚鲁纪念馆等珍贵文物所在地,自楚汉以来,这里就是徐州的政治经济文化驻地,见证着徐州的沧桑历史,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

        “彭城壹号”在保留逍遥堂遗址等历史保护建筑的前提下,徐州对现有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和修建修缮,在延续传统性的同时,注入商业性和时尚性元素,目前已有星巴克等近40家休闲、餐饮、娱乐品牌进驻,使徐州的夜生活延长了3个小时。去年,这里营业额近亿元,带动相关就业1200人。“这里既古朴又时尚,既高雅又舒适,是我们年轻人最喜欢来的地方。”一对情侣说。

        像这类将文化个性定格于城市街区的事例在徐州不胜枚举,如回龙窝历史文化区、小南湖月光文化区、创意文化产业园等。目前该市又在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在两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由16个文化景点串起的老建筑群,从而将北魏、明清、民国等时期的政治、经济、民俗、建筑以及宗教等有机融合。“对经典须怀温情和敬意。尊重文化、尊重历史才是尊重城市,尊重我们的市民。”徐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说。

        融入市井,文化让百姓更幸福

        徐州历来不缺文化。这里是两汉文化的集萃地、战争文化的汇聚地、养生文化的发源地、书画文化的知名地。

        但在徐州决策层看来,好的文化资源并不等于现实的文化力,必须让这些文化底蕴与市井生活接轨。“徐州的经济发展已经连续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3万元。这时候,政府要对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有文化才会更幸福。”徐州市文化局局长单兴强说。

        在风景秀美的云龙湖北岸,坐落着一个三面环湖的花瓣建筑,“你能想象我们煤城人也会有自己的音乐厅吗?这在苏北可是第一家。”近些年来,市民张先生目睹着动漫园、规划馆、档案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向市民敞开免费的大门,“再不用担心工作之余只能对着单调的电视节目发愣了。”

        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是该市文化建设的动力。早在2002年的群众评议机关中,老百姓就提出,“政府组织的广场社区文化活动过少,群众文化活动单一”,该市文化局认真思量后决定为老百姓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广场文化活动,之后,“动感彭城”应运而生,市政府每年投入30余万元为群众免费送戏。8年来,该广场演出场次已达208场,演职人员约2.8万,吸引观众150多万。近些年,该活动除了加大对年轻演员的培养力度,还不断吸纳社会优秀文艺演出团体如“雪梅组合”、徐州残疾人艺术团、马可艺术团等加入广场演出,所到之处,人山人海,万人空巷。2010年,“动感彭城”广场文艺演出活动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夺得文化部“群星奖”。

        此外,仅“乐在万家”文化惠民工程每年送戏2000多场、送电影3万多场、送图书20多万册进村下乡,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昔日《大风歌》,今朝新彭城。徜徉徐州,发现这座曾经的“兵家必争之地”已被文化浸润得文气十足。中国莫扎特沈文裕徐州新春音乐会、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俄罗斯当代著名油画家作品展、汉影霓裳歌舞晚会……美轮美奂的高雅艺术形式让煤城人不觉间提高了修养,吹毛求疵、吹胡子瞪眼的现象几乎消失了。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