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热科院不能不到攀枝花来,这里的农民可是热科院的专家帮着致富的!”
4月18日本报刊发通讯《“泥腿子”院长王庆煌》后,四川省攀枝花市主管农业的领导就几次连线本报记者,热情邀请我们前去采访。
4月25日,记者踏上攀枝花这片土地,走乡村串农户,寻访海南热科院“泥腿子”专家帮农民致富的故事。
“皇柱”激战“紫茎泽兰”
汽车驶进四川攀枝花市,偶见山坡上有片开着藕荷色小花朵的植物,“这花叫什么名字?”记者好奇地问。
“这哪是花!这是美女蛇,是害人精。”陪同我们的是当地农牧局一位朋友,他愤愤地说,“它是一种野草,名叫紫茎泽兰,对牧草有毁灭性的侵害,我们攀枝花农民可让它害苦了!”
原来,紫茎泽兰是当年在引进国外农副产品时不小心被带进来的,这种草有极强的排他性,有它在万草俱灰,根毛不长。而它的繁殖力和生命力极强,一颗草籽落地就能蔓延出一大片,甚至会从石头缝里顽强地往外钻。由于紫茎泽兰的入侵,种植牧草在攀枝花市成了难解之题,从而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2009年奇迹出现了!攀枝花市米易县摩娑村,这个昔日被紫茎泽兰吞噬的乡村突然爆出惊人的新闻:农民搞循环经济致富了,他们先种牧草,再养牛羊,然后发展沼气,最后种植绿色蔬菜,这个村200多户农民年均收入最少的也有十万元。
摩娑村一位村委会委员揭开了谜底:“早在1999年,热科院品资所牧草研究中心的专家团就来到了村里,整整十年,专家们苦苦研究如何战胜紫茎泽兰。为了让这里能够发展畜牧业,专家们什么法都试过了,最后研发出一种名叫皇柱的牧草。实验证明这种草具有杀伤紫茎泽兰的功能,是紫茎泽兰的克星,凡是种上皇柱的地方,紫茎泽兰便荡然无存。在专家团的指导下,摩娑村种上了2000多亩皇柱,200多户农民靠它养牛养羊。”说到这,这位村委会委员感叹道:“当年,这些专家们来时还是小伙子,转眼间,十年过去了。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战胜紫茎泽兰的事业!”
但是,专家们还要继续贡献他们的智慧。因为,“目前为止,皇柱在攀枝花已种下了几千亩,但由于紫茎泽兰肆虐的地区太多,这场激战还要打下去,甚至要打持久战。”热科院品资所牧草研究中心主任白昌军研究员这样告诉记者。
“凯特”PK“吉禄”
汽车行驶在陡峭险峻的盘山道上,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开花的芒果树。“快挂果了,再有几个月就要收获了!你们是不知道呀,以前我们这里的芒果树就是风景树,光开花不结果,急得我们想啥招都不行!”接待我们的攀枝花市前进镇普达村芒果树种植户田维新说。
“芒果都种在山上,坡度那么大,人怎么爬上去?”记者问。
“提起这,那可话长了,当年热科院的詹博士、明主任,可都算壮小伙,起初上山教我们种芒果,我们手拉手往上爬,那手心里都是汗,吓的!别忘了,这些山坡度都大过45度角。后来他们不怕了,爬得比我们还顺溜。”
这山上原来种柑橘,可是长得不好,不挣钱,那年村民都把柑橘拔了,改种芒果。“是热科院送给我们的优质芒果苗!整整用八辆加长大卡车!到现在我们村428户人家,有380个芒果种植户,去年收获芒果316万公斤,卖了120多万元。我家种了15亩,挣了6万元。多亏了专家,要不咱这山区农民靠什么挣钱呀!”田维新动情地说。
从普达村出来,又走了40分钟山路,汽车驶进了攀枝花市仁和区混撒拉村,这个村可都是芒果种植大户。“他们都是热科院专家们手把手教出来的。”攀枝花市仁和区区长陈可红告诉记者。
凑巧的是,混撒拉村正在举行村民大会,百十来号人聚拢在“芒果专家大院”里听村支书李德公布“十二五”期间的“扩地种植”规划。听说来了记者,村民大会立刻变成了夸专家会。
“去年,我家的芒果长着长着突然变黑了,急得我直哭,赶快找专家,热科院詹博士一看说:‘缺元素、补液、施肥、喷药。’治了不到二十天,好了!”一位妇女说。“我家那10多亩芒果开花的多,结果的少,明主任帮我们改良品种。过了一年,我家的芒果收成比谁家的都好!”一位中年农民说。“原来我的芒果每年才卖3000—4000元,后来按热科院专家教的法施肥、修剪、喷药,收成翻了十倍,去年挣了3万多。”又一位妇女抢着说。
“关键是芒果的品种好了。”陈可红区长说完这话,便带我们从“芒果专家大院”穿过,走进一间芒果展览室。只见里面摆放着几十个大玻璃瓶子,大瓶子里装着液体,各种各样的芒果都泡在里边。“这是芒果皇帝凯特,是农民最喜爱的品种,它细皮嫩肉,口感香甜。这是吉禄,也是不错的品种。现在是‘凯特’PK‘吉禄’!这都是热科院专家的心血呀!”指着两个大玻璃瓶子,区长陈可红发出这样的感慨。而据攀枝花市农牧局局长李春华介绍,目前攀枝花市已种植芒果20多万亩,芒果成了攀枝花农民的主打产业,也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就在这间芒果展览室的墙上,布满了农民喜获芒果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位农民怀抱着一个6.8斤重的金灿灿芒果的照片,农民的脸上也是金灿灿的笑容,旁边有一行字写道:“热科院的专家让我抱上了金娃娃!”
这是攀枝花所有受益于热科院专家的农民们的心声。
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本报通讯员 林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