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7日 星期三

    圣贤有谜 今人盼解

    学者杨义新作力求还原先秦诸子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7日   09 版)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邢宇皓)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说明了什么?庄子拒绝“楚王之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墨子创造的“草根显学”与他所接触的东夷文化有没有关系?《韩非子》五十五篇与韩非的生命轨迹有怎样的关联?日前,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杨义以最新著作“先秦诸子还原”四书,对有关先秦诸子的若干千古之谜作出了新的理解和判断。由澳门大学主办的相关研究座谈会由此云集了国内数十位著名文史学者的参与。

        “清代诸子学重在文献考据,民国学术重在疑古创新。但前者考据未能突破经学中心,忽视民族、民间问题,难以触及诸子的真性情、真生命;后者疑古过头造成满目伪书,相当程度地使传统碎片化了。”在充分肯定了两千年来,尤其是清代、民国以来诸子学的建树后,杨义也指出了其不足。“我希望在文本、生命、文献、传统、民俗、考古等各种学术维度的交相映照下,破解诸子研究中的种种疑云或千古之谜。”杨义说。

        “先秦诸子还原”由《老子还原》、《庄子还原》、《墨子还原》、《韩非子还原》四部共92万字组成,仅涉及诸子学中的关键性难题或谜团就有近40个。

        在《老子还原》中,作者探寻了老子以山谷流水喻道方式的本源;回答了为何《史记》书“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岁”;解开老子家族世系的真假,剖析其中问题核心……在《庄子还原》中,作者发掘出庄子是楚庄王后裔及逃难宋国的历史,从其身世渊源入手,揭开了庄子人生态度和文化思想的来源。在《墨子还原》中,作者解决了许多前人没有解决或从未想到的难题——墨子从百工演变为士的过程中如何近儒和脱儒,《墨子》引用《诗》、《书》古籍与儒家整理有差异者为何达八成之多,等等。在《韩非子还原》中,作者梳理出韩非思想从法家归本黄老的内在脉络,极富现场感地恢复了韩非及其学说的生命过程。

        “先秦是中国思想大规模原创的大时代,诸子百家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思想创造力,铸就了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的文化基因。还原先秦诸子,就是研究先秦诸子是如何产生的、透视他们创造思想学说的生命过程,并对他们的学说进行文化渊源分析,疏通中华民族在其思想文化始创期生长出来的精神脉络。”杨义说。与会学者则对其诸多新见展开了深入探讨和辩论,进一步推进了对先秦诸子的研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