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6日 星期二

    上海戏剧论坛缅怀袁雪芬

    不使“玉兰”惹尘埃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6日   07 版)

        4月的上海,玉兰盛放,馥郁芬芳。作为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系列颁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论坛在上海文艺活动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界人士、本届“白玉兰”奖部分入围演员相聚上海,缅怀那位如白玉兰般纯洁无瑕的“中国戏剧界的骄傲”——杰出的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主任袁雪芬。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是袁雪芬毕生践行的行为准则。从16年前的第六届白玉兰奖接替已故戏剧大师黄佐临担任评委会主任开始,袁雪芬把这一宝贵财富也带进了白玉兰奖。在她的坚持和表率下,白玉兰奖保持了难能可贵的纯洁。

        决不让评奖变质变味儿

        “我们的白玉兰奖,一定要做到两项坚持:一是要始终坚持严格的艺术标准;二是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评判原则。”在袁雪芬看来,评奖的直接功效有二:一是对已经取得突出成绩的艺术家进行表彰、给予肯定;二是为了激励,既激励获奖者,也为大多数未获奖的同行树立一个令人信服、当之无愧的标杆,决不能让评奖变质变味儿。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第一副主任周渝生回忆说,袁雪芬一直都是评委中认真看戏的典范。每年参评白玉兰奖的有五六十台到七八十台剧目,评委的看戏量之大,年轻一点的评委都觉得很累,可袁雪芬风雨无阻地去各个剧场观看参评剧目,重病在身也决不轻易请假。

        袁雪芬为自己立下两条规矩:“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在她的带动下,评委们相约相守:看戏不去后台;不擅自对外发表与评选相关的情况;拒绝打招呼、递条子等可能导致暗箱操作的陋习。

        剧种不分大小,演员无论资历

        “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对外省市、小地方、小剧种、小剧团、小演员一视同仁。不能眼睛老盯住几个功成名就的大演员。”周渝生说,在白玉兰奖评选工作中,对于外省市小地区、小剧种、小剧团,袁雪芬总是特别关照。

        在她的倡导下,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确立了上海戏剧演员与外地戏剧演员平等竞争,既不分地域、剧种之大小,也无论资历、知名度和行当之轻重,不同流派、不同门户一视同仁的评选原则。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白玉兰戏剧奖的参评范围大大拓展,几乎覆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省区市乃至世界戏剧的重要发祥地;上自国家级的大剧院,下至县级小剧团,都有优秀演员参评获奖;参评剧种达50多个,既有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大剧种,也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地方戏,甚至包括一些近乎失传的稀有剧种。  

        2011年2月19日,袁雪芬为她近90年的人生历程和78年的艺术道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戏剧界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从第22届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主席和上海剧协主席尚长荣接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主任。一年一度的“白玉兰”仍将继续坚守她的高洁,为中国戏剧孕育更多芬芳。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上海4月25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