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深入青年 融入世界

    作者:吴为山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5日 15版)
    雕塑:老子 作者:吴为山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文献丰富,举世罕见。纵观中华文化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国学都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爱国主义是国学的核心要素。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核心。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是以其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和团结御侮、视死如归的不屈精神为特征的。季羡林先生说得好: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汉至清有一系列爱国主义人物,深入人心。他认为中国的爱国主义,一种是爱我的国家,一般的;一种是高层次的,爱我们的文化。尤其到了近现代,爱国主义学术传统的时代性、主题性更加鲜明、更加突出。章炳麟在日本东京提出“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热肠”的口号;黄侃先生和他的老师章太炎一样,因为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而十分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是解放前最著名的中国文化史专著,书中尽力宣扬古代爱民、保民、重民以及民权、民主的进步思想。可以说,国学的“国”字,本身就包含了爱国的情结。创立“国学”一词之时,就有“国学之不知,未有可与言爱国者也”和“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这些词句,可谓语重心长,铿锵有力,都系统表达了国学为立国之本、民族之魂的观点。

        第二,人文精神是国学的基本气质。以儒家文化为典型的中华文化最为重视人的德行品格的熏陶和培养,强调“君子之风”的养成和秉持。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鲜明表现了道不远人的精髓。“人生境界说”是国学和中华文化的独特景观。例如我们传统中国人历来特别强调人生“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的区别和递进。人文精神还包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非常高的理论价值。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和谐理念是国学的显著特色。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这里的和谐,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特别强调群体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上的价值取向。和谐理念,还包括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当今时代,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与此同时,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学复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应该是我们今天讨论和建设国学的根本指导方针。

        第一,加强学校教育,使国学深入青年一代心中。

        一个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便缺乏一种归属感;一个对自己的传统不懂得继承发扬的民族,便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增强民族认同,必须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这里最重要的无疑应该是国学教育。近现代以来,国学教育时有时无、时缓时急。晚清从书院到学堂,新的学科体系基本上是按西方的标准来建立的,新学堂还保留了经学的地位。但到蔡元培当教育总长的时候就全部撤销了,经学科目完全废弃,经学从此就无家可归、四处飘零了。自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成立国学门、国学研究所等机构之后,作为南京大学前身的东南大学等校又先后成立国学院。例如,东南大学国学院计划分科学、典籍、诗文三部,从学说、图谱、器物三方面,运用各种相关学科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民族、语言文字、哲学、文学、美术、教育、风俗等历史现状。历史到了20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大学生通识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弱化的现状,著名教育家、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以敏锐的时代眼光和浓厚的中华文化情怀,在全国率先倡导在高等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他强调大学语文有两条主线贯穿其中,一条线是可以培养、锻炼、提高学习者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另一条是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绝不是简单地增加了一门课程,它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意义。到现在,许多高校也成立了国学研究机构。不过,相对于国学的博大精深,我们现在的教育机构力量还太薄弱,教育者人数还相对稀少。而且,国学至今还没有大面积进课堂、进教材,因此并没有切实走进大学生心里,造成了广大学生对国学的陌生和疏远。我们希望中国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历史进程中,能充分重视国学所扮演的世界角色,充分考虑国学和全球化的关系,将其纳入教学体系之中,能充分重视国学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在此进程中,也可以考虑把国学纳入我国大学的学科建设体系。

        第二,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使国学融入世界。

        国学从来不是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的,而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尊崇国学, 绝不意味着自我封闭,而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在研究国学的同时,吸收、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与时俱进,使国学精神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例如,无论是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和谐世界”这些充满东方智慧的世界和平交往概念,可以说都凝聚着国学的一些深刻观念,也是国学服务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鲜明例证。对当代中国而言,国学要勇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不断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渠道、途径和方式方法,例如继续办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要培养专业的文化推广人才,提高教师汉语教学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培育汉语学习市场;要凝练对外宣传主题,构造对外交流载体,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品牌项目,把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与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结合起来,形成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文化象征。

        我们今天提国学这个概念,一方面要把它变成一个民族文化符号,更重要的是要从里面发掘它积极的成分来结合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实践中来,以发展我们今天的人文智慧,来解决今天中国乃至世界面对的社会文化课题。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